|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為何中國人是偉大的 但台灣護照先通關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意大利機場的航廈裡,一名中國老先生排隊等了兩個小時後情緒崩潰,對著工作人員怒吼:“中國人是偉大的!”他高舉民族情緒,試圖以憤怒對抗規則,卻不知道在文明社會裡,沒有人能靠咆哮換取特權。 當他控訴歧視中國人時,台灣旅客早已刷護照、通過自動查驗系統瀟灑離開。 這一幕不只是旅游插曲,而是一場關於制度信任與國家形象的現場對比。


中國籍本身成為一種安全審查的代名詞

台灣護照在意大利能使用自動查驗通關,並非偶然。 那是制度信任的結果,是多年累積的國際信用。 它象征著民主社會的可預測性與守法文化,也代表其他國家對台灣旅客行為的高度信任。 反觀中國護照必須經過人工審查,並非歧視,而是風險控管。 舉凡假證件、間諜活動到跨國詐騙,中國政府的不透明與國際行為,已讓中國籍本身成為一種安全審查的代名詞。 當一個國家長期以威權統治與對外脅迫為常態,世界自然會建立起防衛機制,怨不了別人。


近來韓國網絡上掀起一股“反中情緒”風暴,民調顯示高達六成六的韓國人對中國持負面觀感。 台灣旅客為避免被無辜波及,在韓國選擇佩戴“我是台灣人”徽章,就是這種氛圍的具體反應。 有人說這是悲哀,因為我們必須用徽章來說明自己“不是中國人”; 但換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文明標志,代表我們願意用理性、禮貌、清楚的方式,化解他人對沖突的恐懼。

信任赤字不只是政府問題,更是人心距離

從首爾街頭的“No China”標語,到意大利機場的漫長排隊,這些看似零散的現象,其實指向同一個趨勢:中國的外交信任赤字正在急速擴散。 中國曾經以經濟誘因與市場規模換取影響力,但如今連最基層的社會互動都開始出現“防中”反應。 國際社會不再害怕中國,而是厭倦它。 厭倦那種永遠以受害者姿態出現、卻又時時強勢企圖主導他人規則的雙重標准。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信任赤字不只是“政府對政府”的問題,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 當中國公民在海外的行為經常與權力傲慢、民族主義掛鉤時,即使有些人無辜,也難免被整體形象拖下水。 相反地,台灣人在國際場合的文明表現、遵守規則與互動禮節,已成為一種柔性外交。 那枚“我是台灣人”徽章,並非自我標榜,而是以行為證明:台灣屬於文明世界。


中國形象戰早已在現實中節節敗退

如今,中國仍試圖用“大外宣”塑造形象,卻忽略真正的外交早已轉向“社會層級”。 世界看中國,不再只聽官方發言,而是觀察其人民在公共場合的表現。 每一場機場爭吵、每一次歧視指控,都是一場形象戰,而這場戰爭,中國早已在現實中節節敗退。

中國的問題,在於它從未理解“被尊重”與“被畏懼”的差別。 當它在南海制造緊張、在歐洲幹預選舉、在東亞動輒以武力威脅鄰國時,所播下的不是力量的種子,而是疑懼的陰影。 這些陰影逐漸累積,讓每一個中國護照在機場前都要多等兩個小時,讓每一個中國品牌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取得信任。 這不是歧視,而是信任成本,是由威權行為親手制造的後果。




中國的問題,在於它從未理解“被尊重”與“被畏懼”的差別。 (美聯社)

文明不在音量的高低,而在態度的不同

而這整個局面,正是耳熟能詳“北風與太陽”的故事重演。 中國以為只要吹得夠狠、夠強,就能逼世界就范; 卻不懂得,真正能讓人卸下戒心的,是溫度而非壓力。 台灣的成功,正是在於選擇做那道溫暖的太陽,用開放贏得信任,用制度累積尊重。 這個小道理的智慧,中國至今仍學不會。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