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63歲中國女子砸20萬買的古董 專家鑒定僅值15元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河南新鄉一名63歲婦人,近兩年間在多個直播間購買號稱“雷氏家族財產”的古錢幣與收藏品,總金額逼近人民幣20萬。 但經專家鑒定後發現,絕大部分都是仿制或低劣制品,僅有3枚錢幣是真品,總價值不超過人民幣15元。


根據中國媒體報道,這名婦人深陷帶貨主播編造的“家族爭產”劇情。 直播團隊在鏡頭前上演斗爭戲碼,並聲稱購買者日後可獲“高價回收”。 長期互動中,主播甚至以“爹媽”等親密稱呼與她建立情感連結,使老人逐漸相信對方就是可信賴的“家人”。 她的女兒無奈表示,母親兩年間共砸下近20萬元,最後卻換來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錢幣專家檢視後指出,所謂藏品大多為粗劣仿品,僅有3枚真幣,合計市值不超過15元。 專家直言“如果真能保證高價回收,主播自己早就囤貨了,怎麼會在網絡直播叫賣?”


雖然受騙,但婦人要爭取自身權益卻困難重重。 由於訂單分散在不同小店,難以鎖定具體直播間; 同時法律定性模糊,警方往往將此類事件視為“消費糾紛”而非詐騙,使受害者難以透過刑事手段追討。 即便透過民事訴訟,因合約條款藏有陷阱,多數案例也以敗訴收場。


報道中也提到,這並非單一個案。 在此之前,就有人因“投資翡翠”損失46萬元,案件同樣被歸為消費糾紛而不了了之。




專家解釋,這類直播套路常鎖定孤獨老人,編造豪門爭產、遺產糾紛等戲碼,引發同情與信任,再以“穩賺不賠”或“高價收購”為誘餌行銷。 主播甚至出具所謂“鑒定證書”,實際成本僅2元,掃描後卻導向虛假網站,營造出“權威背書”的假象。

此外,算法推送也加深受害者的信念。 老人一旦沉迷直播間,系統會持續推送相同內容,讓他們陷入“信息繭房”。 不少家庭曾試圖勸阻,但因老人固執,甚至引發親子矛盾。 有案例顯示,受害者寧願相信主播在鏡頭前的“溫情表演”,也不願聽從子女的提醒。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