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釋永信惹麻煩: 釋永信是方丈還是住持?一文看清佛門稱呼 別搞錯身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事件震驚全國。內地漢傳佛教對於在寺廟內出家的修道者的稱呼五花八門,例如住持、方丈、長老、和尚、法師等等,一般人未必清楚知道當中的含義。本文為大家作簡單介紹,以後大家看到相關人物介紹的時候,就會知道主人公到底有怎樣的身份地位了。




少林寺大雄寶殿前香火不斷。(視覺中國

沙彌/沙彌尼

7歲以上、未滿20歲的出家小孩,男孩叫沙彌,女孩叫沙彌尼。他們要受佛教十戒,類似要遵守學校的10條行為規范。

比丘/比丘尼

20歲後,學了不少,修行夠了,沙彌(尼)就成了比丘(尼)。比丘(尼)的戒律更多更細,從十戒升級到了二三百條,這叫具足戒。


這時候,中國佛教協會會頒發一個資格證,證明這人是一名合格的受戒中的佛教徒,這本資格證就叫“戒牒”。

戒牒被注銷,意味這人不再是合法的比丘(尼),無法以僧人身份參與宗教活動、主持儀式或接受供養。




釋永信。 (微博)

法師

如果精通佛法,還能給別人講經,那就會被稱呼為法師。佛學經典分為經藏、律藏、論藏三種,三種都精通還能講清楚的人,就被稱為三藏法師。

法師不一定都是比丘(尼)。有些居家修行的人對佛學的理解也很深刻,這些人被稱為居士。能宣講佛法的居士,也可以被尊稱為法師。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