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六四事件: 佛山已報告3645例,基孔肯雅熱在哪些地方易傳播?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已為防治基孔肯雅熱展開多輪培訓,已儲備診斷試劑




截至2025年7月23日,廣東佛山市各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病例3645例,較前一日新增452例。


北京疾控中心在7月22日、24日接連發文,提示預防基孔肯雅熱,預防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就是一種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的疾病。

7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就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稱,全球119個國家或地區出現本地傳播,約550萬人面臨感染風險,提醒各國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人—蚊—人”。雖然基孔肯雅熱患者多為輕症,但它可能引起高燒、皮疹,以及長達幾個月的關節痛,這也是該病受到關注的一個原因。目前,它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中國上市。

基孔肯雅病毒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嚴重?它傳播到北京上海等廣東以北省市的可能性有多大?中國的醫務人員和疾控系統為此做好准備了嗎?

No.1

如何分辨症狀

自7月8日佛山順德區發現首例基孔肯雅熱以來,順德區已報告3317例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

在國家衛健委7月23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疾控中心研究員段蕾蕾表示,近期,我國南方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並引發本地傳播。“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沒有人傳人跡象。”


基孔肯雅病毒通常通過兩種蚊子傳播,熱帶地區常見的埃及伊蚊,以及白紋伊蚊,也就是俗稱的花蚊子。

“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人—蚊—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接受《財經》采訪稱,其他靈長類動物,如猴子、狒狒,也會被感染。

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相似的症狀,讓普通人覺得難以辨別和區分。


人被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後,病毒當天就會在體內快速復制繁殖,導致病毒血症,引發基孔肯雅熱症狀,主要是發熱、皮疹、關節疼痛,一般症狀會持續1周—2周左右。

這聽起來很像另一種同樣通過蚊蟲傳播的疾病——登革熱。那麼,臨床醫生能夠快速辨別和診斷出來嗎?

在專業的感染科醫生,以及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看來,兩個病的症狀並不相同,“登革熱更重,更容易出現血小板減少,出血更加常見。而基孔肯雅熱關節痛更加突出。”盧洪洲分析,在東南亞,也會出現同時感染兩種病毒的情況。

“大家不必過於緊張。”盧洪洲說,目前廣東地區的感染者都是輕症。此前國外的基孔肯雅熱疫情,也以輕症為主,曾出現過的死亡報道,絕大多數都是有基礎病的老人,是感染加重了基礎疾病等一系列原因導致的。

不過,有“三高”、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人,仍要注意防蚊、防感染。此外,孕婦感染後也可能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同樣需要特別注意防護。

“就算可能被感染,也不用過分擔心。”盧洪洲透露,現在中國的醫療衛生系統已經在培訓、儲備診斷試劑,為防止漏診做了很多工作,“診斷試劑已經在疾控、定點醫院廣泛可及。做個核酸,一兩個小時就能出結果,就和當初新冠核酸檢測差不多”。

如果曾經前往東南亞及美洲、非洲等疫情傳播地區,被花蚊子叮咬後感到不適,一般的綜合醫院或感染專科醫院都可以檢查確診,並開展對症治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7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