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英国: 英国成功结合三人DNA诞生婴儿 截断遗传病传播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英国医生表示,已有八名婴儿在国内透过结合三人基因的技术出生,以预防严重且常致命的疾病。


这项技术由英国科学家率先开发,结合父母的精子与卵子,以及第二颗来自捐赠者的卵子。https://t.co/qBM5hczP9Q—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July 19, 2025

英国医生表示,已有八名婴儿在国内透过结合三人基因的技术出生,以预防严重且常致命的疾病。


这项技术由英国科学家率先开发,结合父母的精子与卵子,以及第二颗来自捐赠者的卵子。

该技术在英国已合法十年,如今首次有证据显示,这种方法可让婴儿免于患上无法治愈的粒线体疾病(mitochondrial disease,又译线粒体疾病)。

这类疾病通常由母亲遗传给孩子,消耗身体能量。

一百万分之一的“人体定时炸弹”罕见病2019年3月22日

基因编辑婴儿:国际报告指目前技术尚不安全2020年9月6日

2016年:世界首名“3人共同生育”的婴儿问世2016年9月27日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严重残疾,有些婴儿甚至在出生数日内夭折。若夫妇已有受影响的孩子、家庭成员,或母亲本身患病,他们便知道自己属于高风险群体。

透过三人基因技术出生的孩子,大部分DNA——即遗传蓝图——来自其父母,但也会从第二位女性身上获得极少量的遗传物质,约占0.1%。这种改变会代代相传。

参与这项程序的家庭为了保护隐私,并未公开发声,但透过进行手术的纽卡索生殖医学中心(Newcastle Fertility Centre)发表了匿名声明。

“满怀感激”


一名女婴的母亲表示:“经历多年的不确定后,这项疗法带给我们希望——然后带给我们孩子。”

“我们现在看着他们,充满生命与可能性,心中满怀感激。”

另一名男婴的母亲补充说:“多亏这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进展,以及我们所获得的支持,我们的小家庭终于完整了。”

“粒线体疾病带来的情感重担已经卸下,取而代之的是希望、喜悦与深深的感激。”

粒线体(mitochondria;线粒体)是存在于几乎每个细胞内的微小结构。它们是我们呼吸的原因,因为粒线体利用氧气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能量。


若粒线体出现缺陷,身体可能无法获得足够能量以维持心跳,并可能导致脑部损伤、癫痫、失明、肌肉无力及器官衰竭。

每约500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人患有粒线体疾病。纽卡素的研究团队预计,每年将有20至30名婴儿透过三人基因技术出生。

部分父母曾经历多名子女因这些疾病去世的痛苦。

粒线体仅由母亲遗传给子女,因此这项先进的生育技术采用了父母的基因与一位女性捐赠者的健康粒线体。

这项科学技术逾十年前在纽卡素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及英国国民保健服务纽卡素泰恩河畔医院基金会信托(Newcastle upon Tyne Hospitals NHS Foundation Trust)开发,并于2017年在国民保健服务(NHS)体系内设立了专科诊疗服务。



母亲与捐赠者的卵子会在实验室中与父亲的精子受精。

胚胎发育至精子与卵子的DNA形成一对称为“原核”(pro-nuclei)的结构,这些原核包含了构成人体的遗传蓝图,例如发色与身高。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473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