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美台關稅談判為何緩慢,川普在想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川普)強勢回歸白宮後,其第二任期掀起的全球關稅大戰,對亞太盟友台灣——這一以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經濟體——帶來了挑戰。


歐盟及全球多國陸續收到川普的“關稅信”後,台灣印度以色列美國盟友尚未最終確定具體關稅稅率,談判進展緩慢。

分析指出,雖然台灣未被列入首批將於2025年8月1日起實施25%至40%關稅的14個國家名單,這讓台北燃起一絲謹慎的樂觀情緒,但關稅威脅及“疑美論”依然籠罩台灣。主因之一在於川普政府的政策以不可預測性著稱,尤其在關稅戰中更具高度不確定性,這無疑加劇了與美國談判的復雜性。


據台美知情人士本周向《紐約時報》透露,美台即將達成“握手協議”,但後續仍需大量談判,顯示雙方在核心議題上尚未達成共識。

台灣輿論因此關注美台關稅談判目前存在哪些問題,爲何尚未達成共識?緩慢的談判背後,台灣在川普“美國優先”的關稅戰旗幟下,是區域政治的盟友,抑或“竊取”半導體產業的敵人?而台灣手中又有哪些談判籌碼?

台灣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向BBC中文分析,美台談判緩慢(或復雜)的關鍵,在於台灣半導體出口與美國肉制品進口的角力。他認為,前者為台灣提供了與美國談判的強大籌碼,但擴大美豬、美牛進口則是白宮的堅定要求,雙方的角力與磋商導致談判進展緩慢。

邱達生指出,美國台灣的認知或許處於“亦敵亦友(frenemy)”的動態平衡中——“在地緣戰略上,台灣是可信賴的伙伴;在產業競爭上,則難以完全排除競爭與牽制的思維。這種矛盾心態,正是台美談判進程時而熱絡、時而停滯的主因。”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認為,台美關稅談判正以穩定的步伐推進。目前的進度顯示,台灣既非川普的“超級VIP”盟友如英國,也非其首要針對的目標。


宋文笛對BBC中文分析,在川普政府眼中並無“敵友”之分,其傾向是直觀的“付錢才能玩游戲”(insert coin to play)。各國需向美國“表達誠意”,以贏得白宮青睞。因此,對川普而言,台灣是否“竊取”美國半導體產業並不重要,只要台灣願意將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利潤公平分享給美國,即可成為美國的伙伴。

他舉例稱,鑒於台積電(TSMC)多次承諾在美國加碼投資,川普很可能已將台灣視為願意與美國“共榮”的商業伙伴,“這意味著,在川普領導下,台灣短期內不會面臨被美國拋棄的地緣政治風險,且在經濟上,台灣仍將保留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對夾在咄咄逼人的北京與朝令夕改的川普之間的台灣來説,能保持低調已是幸事。”宋文笛補充道。

不過,產業分析師、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錢思敏則向BBC中文解釋,從川普近期發布的關稅信來看,其策略是若與談判對象的條件談不攏,便先祭出高關稅,例如對歐盟、加拿大、日本韓國施壓後再談判。

因此,錢博士說,對尚未收到關稅通知的台灣來説,顯然在與美國的談判中有所進展,且“很有得談”。他說:“台灣政府在某些方面應會滿足川普的條件。換言之,美台關稅談判的緩慢,反而顯示台北與美國的談判有所進展,川普因此無需急於以高關稅施壓。”

迄今,美台已進行三次實體談判及六次線上磋商,但進展有限。台北談判代表、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於7月12日表示,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並初步約定下一輪實體磋商力爭在8月1日關稅生效日前達成協議。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