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减肥: "减肥神药"翻车的复胖者,正被药企巨头反复收割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常生按着肚皮,深吸一口气,把那根4毫米的针头缓缓扎入腹部皮肤,皮肤在指缝下塌陷出一小块,痛感像是一阵冷风钻进皮下。他屏住呼吸,一股比体温略低的液体慢慢推进体内。


张菲坐在桌前,手机支着,对面是她在社交平台上加的“卖家”。一个年轻女生,躲在昏暗的灯光后,边讲边比划:“现在逆时针,拧三圈。”她咬着牙照做,紧张地转了十几下。咔哒声中,她突然心里一惊——是不是拧过头了?

常生和张菲的经历,是这两年为减肥注射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人群的缩影。最初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GLP?1类药物,因其强效的食欲抑制与体重管理功能,正在重塑全球减肥市场格局。但令常生和张菲意想不到的是,因为没有及时补针,他们都没能逃过复胖的命运。


在个人选择的背后,是一个被快速激活的产业赛道。诺和诺德与礼来两大巨头率先布局,以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与Tirzepatide(替尔泊肽)为代表的产品迅速打开市场,仅诺和诺德一家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就依靠司美格鲁肽系列实现了近80亿美元的收入,商业潜力可见一斑。

国内赛道也在迅速升温。6月27日,信达生物的双靶点减肥药玛仕度肽成为国产首批获批产品;与此同时,华东医药、仁会生物等国内上市公司也在加速推进相关临床。

“减重型GLP?1药物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同时具备消费品的市场弹性与创新药的技术壁垒。”医学专家程知远指出,这种“双跨”属性使其在板块普跌时具备相对抗跌优势,但也使估值定价更复杂。他认为,随着技术门槛逐步打开,真正长期占据市场的,最终还要看疗效、依从性与品牌力的综合较量。

失控的体重、反弹的市场

复胖,像一根回弹的皮筋,在许多用过GLP-1药物的人身上反复上演。

戚伟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在三个月内,从152斤减到了136斤。这一切始于去年8月的一次公司体检,当时医生告诉他,体重超标了整整30斤,建议立刻减重,并开了司美格鲁肽。

从那天起,他每周一次,把细长的针管扎进腹部,开始戒烟、戒酒、早睡早起,那段时间“瘦得很利索”。可到了今年1月,他决定停药。春节聚餐密集,酒菜不断,体重像春联一样贴了回来,一格一格地跳上秤,又回到了原点。

张菲身高1米58、体重110斤,标准体型,但她始终不满意镜子里的自己。她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代购司美格鲁肽的卖家,跳过了医院评估,决定自行注射。


她的胃一直不好,这类药的副作用在她身上尤其猛烈。晚上七点注射,八点开始恶心,胃像被拧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六点,她趴在马桶边剧烈呕吐,从早吐到晚,脱水了,只得赶去医院打止吐针。撑过这一关后她以为终于可以开始变瘦,没想到一个星期后体重又反弹了。

在医院,类似情况屡见不鲜。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韩晓东医生观察到,很多主动要求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是110至120斤的年轻白领女性。这类人在正规门诊通常无法获得处方,但不少人会转向非正规渠道。一些人甚至在经历复胖后,再次回到医院要求继续打针,甚至加大剂量。

常生开始使用司美格鲁肽时,一用就是一年。停药两个月后,他体重又悄然回升了5公斤。


在用药期间,他的体重从95?公斤一路下降到80?公斤,这个数字离他的目标——75?公斤,已经非常接近。可他注意到由于瘦得过快,原本圆润的脸颊塌了下去,颧骨变得突出,眼神里多了些疲惫感。在与医生沟通后,他选择暂时停药,靠有氧运动继续维持状态。

常生留意到,像他这样曾用司美格鲁肽减重、又反弹回来的朋友,最后都走向了三条不同的路。

一部分人干脆不再打针,靠运动续命。他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晨跑、夜骑、有氧训练。他说,比起再回到药物的节奏里,他更愿意和脂肪慢慢掰掰手腕。

另一类人则转向口服药。春节后他朋友圈里好几个人飞去日本买药。“那阵子几乎成了潮流。”他们回来说,效果没针剂快,但副作用轻;但算下来也不便宜——3mg规格一盒30片,日本售价在6900到11000日元之间,合人民币350到620元,比注射剂更贵。

不过口服药没那么好拿。常生说,得有日本医生开的处方,国内处方要翻译认证才能用,手续繁琐。圈内人一般靠华人诊所走“熟人门路”,直接拿处方、买药带走。但担心日本的剂量标准与国内不一致,他权衡后还是决定等国产口服药落地。“目前来看,吸收率肯定比不上针剂。”韩晓东医生提醒,患者期待越高,可能失望也越大。

还有一类人,则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药物”身上,他们盯上的是替尔泊肽。

该药由礼来公司研发,在SURMOUNT-1三期临床试验中,15mg剂量组受试者平均减重高达22.5%,约等于24公斤,远高于司美格鲁肽高剂量版Wegovy所呈现的14.9%。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3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