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国际环境波诡云谲 史诗级大机会降临中国四川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墙内自媒体华商韬略文章:今年前三月四川GDP总量突破1.5万亿元,高新产业增幅达14.3%,尤其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电子通信、汽车制造等产业增速均超过20%。


成都的外商投资更是暴涨74.04%。

一向被视为“经济风向标”的外商们嗅到了什么?


答案是四川拿到了一个含金量极高的“金字招牌”:战略腹地。

过去几年里,多省的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们都在不断向中央建言献策,为的是帮自己的省份争取到“战略腹地”这个定位。

最终,四川从激烈角逐中杀出重围,拔得头筹。

为什么各省对定位如此看重?因为它决定着一个省的发展倾向乃至发展上限,也决定着国家的投入和支持。

“战略腹地”定位,为什么会引来各省的垂涎呢?

1

一言以蔽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为了应对波诡云谲的外部环境,国家需要留后手、存底牌。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重大项目,都要努力“备份”,以防万一,这个备份聚集在哪里——哪里就是“战略腹地”。

对国家来讲这是“后手”,对“腹地”来说就是“改命”,因为这意味着最高级别的资源倾斜,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必然不会少。2024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这对四川,无疑是巨大利好。


四川官方也在被明确为战略腹地后宣布:未来两三年内将择优筛选330个重大项目,估算总投资2.15万亿元。

这些项目的上马,将极大推动四川经济的发展。

四川,凭什么成为战略腹地?

打开中国地形图看一看,你就会发现四川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地处华夏内陆腹地,北有秦岭高地和黄土高原作为屏障,西接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构成天险,东连道路险峻的湘鄂山地,南有群山耸立的云贵高原,天然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聚宝盆”。



历史上每当沿海或者中原出现战乱,四川(含现重庆)都是休养生息、蓄力反击的大后方。

刘邦退守汉中以四川为粮仓,才有了后来的楚汉争雄;刘备入主蜀地积蓄实力,才有了后来的三国鼎立;安史之乱李隆基逃往四川,才能获得一线生机;乃至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也是作为与日寇斗争的后援地,为中国取得胜利提供强力支撑。

四川的幸运并不是天赐的。在古代,高山环绕致使四川盆地与其他地区存在交通阻隔。李白曾在诗里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勤劳勇敢的四川人,并没有“以手抚膺坐长叹”,而是一直在“逆天改命”。就像诞生于四川的动漫《哪吒》所展现的内核,四川人的信仰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早在战国时期,李冰父子治理岷江,千年工程都江堰硬生生把闭塞的古蜀地变成了“天府之国”。《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描述的就是四川成为“鱼米之乡”后的情景。

而在当代,川藏铁路、西成高铁以及四通八达的国道,愣是把一道道天堑变为通途。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更是扩宽了四川对外开放的大门。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