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傳卡尼新內閣半數都是新面孔 方慧蘭被踢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地英文媒體證實,明天總理卡尼(Mark Carney)公布的其新內閣成員名單上,將有超過半數為新面孔,而特魯多時代重要的內閣成員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則被踢出。


據本地英文媒體CP24報道:總理辦公室(PMO)透露,卡尼的新內閣成員名單將更為精簡,目標更加明確,不過成員數量仍將略多於他在大選前選定的內閣成員人數。

總理辦說,內閣成員將少於30人——相較於前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1月卸任時39人的內閣規模有所減少,但比卡尼3月組建的24人選舉時期過渡內閣成員數有所增加,而且超過50%的內閣成員將為新面孔。


然而,特魯多時代重要的內閣成員方慧蘭被調離。

方慧蘭在內閣前排任職近十年,並擔任副總理超過超過五年。她曾擔任國際貿易部長和外交部長。在此期間,她主導了加拿大-美國-墨西哥自由貿易協定(CUSMA)的重新談判。

後因與當時的特魯多關系緊張,方於去年12月辭職。

卡尼和方慧蘭頗有私交,是她一個孩子的教父。

特魯多辭職後的自由黨黨魁選舉中,卡尼曾和方慧蘭競爭並勝出。在3月中旬,卡尼組建過度內閣時,任命她負責交通和國內貿易事務。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方慧蘭持高度批評態度,包括在上周於白宮與卡尼首次面對面會晤時,稱她為“糟糕的人”。

新內閣將恢復采取兩級團隊制度

在新內閣中,卡尼選擇恢復使用初級部長(junior ministers)一職。即將組建的內閣將是一個兩級團隊,其中還將包括多達10名“國務秘書”(secretaries of state),他們將被統稱為“部委成員”(the ministry),不會參加重要的內閣會議。

據消息人士稱,國務秘書可專注於處理特定事務。至於核心部長團隊,則負責管理最重要的部門事務,並能得到國務秘書的協助。

根據議會規定,內閣部長除獲得國會議員基本工資外,還將額外獲得9.99萬元,國務秘書則額外獲得7.47萬元。

新內閣人員均是被卡尼認為能夠迅速兌現其承諾、引領加拿大走上“新道路”的人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個月的選舉中,幾位知名人士成功當選,他們有的是首次投身政壇,有的則是從市政或省政府轉戰聯邦政壇。

這些新面孔包括前溫哥華市長格羅伯遜(Gregor Robertson)、前魁省內閣部長萊陶(Carlos Leitão)、前廣播員所羅門(Evan Solomon)、前IBM加拿大公司首席執行官克蓋伊(Claude Guay)以及蒙特利爾理工學院槍擊案幸存者、工程師普羅沃(Nathalie Provost)。

此外,卡尼於3月中旬宣誓就職的首屆內閣保留了特魯多的一些長期任職的部長和核心團隊成員,包括財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外交部長梅若利(Melanie Joly)、商務部長商鵬飛 (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和交通部長阿南德(Anita Anand)。

他們中都有誰能進入新內閣。人們拭目以待。


據悉,新內閣成員將定於周二上午在總督府Rideau Hall宣誓就職。

專家評:內閣人選為卡尼的整個任期“定調”

“圍繞誰將進入內閣所做的決定,為整個任期定下了基調,”羅盤玫瑰咨詢公司(Compass Rose)首席戰略官兼董事總經理蘇克斯(Marci Surkes)在周一接受CTV新聞采訪時表示。

“總理明白這一點,(他的)最親密顧問也明白這一點。他們知道,在現在的情況下,幾乎不容他有犯錯的余地”。

CTV新聞政治分析師、前自由黨總理保羅馬丁(Paul Martin)的通訊主任裡德(Scott Reid)則評論,從內閣人選來看,卡尼似乎並不想“小打小鬧”。

“這不僅僅是選擇誰(入閣)的問題,”裡德補充道,“還涉及你確定的優先事項,以及你在這個任期的側重點。”

來源鏈接:

https://www.cp24.com/news/canada/2025/05/12/new-carney-cabinet-will-be-leaner-focused-more-than-half-new-faces-pmo/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