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三百年前,一場動搖國本的科場舞弊案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雍正即位之初,躊躇滿志,當年即開恩科,選拔一批人才。


雍正為這場國家掄才大典,親自命題,親自上鎖。

之所以是恩科,因為這是雍正登基之後,特意加開的一次科舉。


雍正明面上的目的,是“施恩於天下、集天下英才”。

但實際的目的是,廣納天下英才,“以佐朕之新政”。

改朝換代,用人為第一要務。

文武百官,皆是康熙朝舊臣。

雍正在潛邸之時,號稱冷面王,是一個“孤臣”,除了年羹堯田文鏡,幾乎沒有任何的班底。

如果滿朝都是八王爺的人,雍正的江山是坐不穩的。

封建王朝,自隋朝開始,科舉千年,綿延不絕。

唐太宗曾經看到新科進士朝拜,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1、為何開恩科

這次恩科的直接導火索,就是“天下第一巡撫”諾敏的倒台。

雍正即位之後,著急補足國庫虧空,在隆科多推薦下,使用了諾敏。

諾敏瞞天過海,借銀補庫,犯了欺君之罪。


怡親王十三爺胤祥提醒,趕緊選拔和培養一批才俊之士,為國所用。

所以,開恩科第一目的,是選材取士,治國理政。

不然,達官勳舊,門閥大員,推舉的,全部是門人子弟,密友故舊。

長此以往,高門大姓、酒囊飯袋充斥官場,國家治理步履維艱。

開恩科的第二目的,是籠絡人心,培養死士。


通過科舉,讀書人結成同盟,及第進士稱主考為座主,自稱門生,同年級第的進士稱為同年。

作為全國最高考試,殿試主考就是皇帝,參加殿試的進士,就是天子門生。

雍正皇帝親自給進士王文昭掌燈,欽點為狀元,把王文昭感動得五體投地。



在後來八王議政的關鍵時刻,王文昭挺身而出,為雍正皇帝解圍。

科舉的第三大目的,是統一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也就是教化功能。

封建王朝統治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君為臣綱,夫為妻綱。

中央層面通過科舉取士,把四書五經植入讀書人腦袋。

地方層面,通過鄉紳宗族,把封建禮教深入基層社會。

這保證了封建大一統王朝的思想統一,社會穩定。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