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密苏里州就新冠疫告中国胜诉 它能得到240多亿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密苏里州就新冠疫情状告中国胜诉 它能得到240多亿美元的赔偿吗? https://t.co/nvKEJCDcpX—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March 12, 2025


在新冠疫情爆发五周年之际,美国密苏里州的一名联邦法官裁定中国政府应该对在新冠疫情初期掩盖真相和囤积防护物资负责,需向密苏里州支付超过240亿美元的赔偿。中国说,“绝不接受所谓的‘缺席判决’”,并保留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的权利。而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则誓言要追讨赔偿,如果中方拒绝支付赔偿,密苏里州将扣押中国美国拥有的资产。美国的法律专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个裁决的呢?

密苏里州胜诉


在距离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为全球性大流行病五周年之际,位于美国中部的密苏里州的联邦法官斯蒂芬·林博(Stephen Limbaug)3月7日就密苏里州状告中国赔偿新冠疫情损失一案做出裁决。这个案子今年1月27日在美国密苏里州东区联邦法院进行了庭审。

林博在裁决中说:“法院认为密苏里州提供了令法院满意的证据,以确定各被告根据原告起诉书第四项罪状对密苏里州应承担的责任。因此,法院判决被告连带赔偿24,488,825,457.00美元,外加判决后的利息。”

他认为,中国和相关机构在新冠大流行的初期隐瞒了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并利用时间差囤积防护设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起诉讼案的被告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

由于中国未派任何代表出席审判,法官做出了缺席判决,为长达5年的案件画上句号。

州检察总长:历史性的胜利

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称该判决为历史性的胜利。

贝利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密苏里州和美国在追究中国对向世界释放新冠病毒的责任的斗争中的里程碑式胜利。”


中国拒绝出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逃脱造成难以言喻的痛苦和经济破坏。我们打算通过扣押中国拥有的资产来收取每一分钱,包括密苏里州的农田,”他说。



资料照:2023年2月28日,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在美国最高法院外面对媒体发表讲话。


他的办公室表示,它可能会与特朗普政府合作,帮助确认和扣押中国资产。

办公室在给美国之音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期待与法院以及联邦和州合作伙伴合作,确定在中共选择不付款时要扣押的资产。 这些资产不需要位于密苏里州境内,可以位于美国的任何地方。我们打算对这一判决收集赔款,并期待这一过程。虽然我们尚未就此诉讼与其他州合作,但我们鼓励其他州努力追究中国政府的责任,并为受害者寻求正义。”

中国不接受裁决结果 可能采取反制措施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3月11日在给美国之音的一份声明中说,中方“绝不接受所谓 ‘缺席判决’”。

“基于国际法主权平等原则,中国各级政府采取的COVID-19应对措施构成主权行为,不受美国法院管辖。美国一些人的所谓诉讼,否认基本事实,违背基本法律原则。这种毫无根据的诉讼不过是居心叵测的政治操纵,”这位发言人说。

刘鹏宇在声明中为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的应对进行了辩护。

他说:“在应对新冠大流行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我们与世界各国携手共渡难关,为国际合作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应对COVID-19疫情的记录有目共睹,时间线清晰,事实确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不容抹黑和歪曲。”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