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中日达成10项共识,民粹生意会凉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人民日报》“征集中美友好合作故事”的第二天,中日达成10项共识。

《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现在就是中日关系改善发展的好时机》,表示“脱钩断链”不符合中日关系的现实,任何打算在中日之间推动它的企图也都不可能实现。“


风向转变得有点大、风力也很足——这当然是好事,四十多年前,我国重新打开国门、改革开放时,开放的主要对象,就是以美国日本(专题)为主的发达国家。当时,除港资外,日资是最先投资中国的外资。

中日这10项共识中,在我看来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七条:加强媒体、智库交流合作,在双边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着力改善民意和舆论环境。支持双方开展新媒体交流合作,鼓励两国正能量网络创作者相互交流。

也许,网络上的一些无脑反日声音会消停一阵了,因为商场的海报像旭日旗而喝令商家撤下的“战马行动“,大约也会偃旗息鼓了。

但是,要真正地改善民意和舆论环境,除了官方共识外,还需要更多的民间共识。

这里我需要首先声明一下,我本人坚决反对、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军国主义,我不仅有家仇,也有家恨。我爷爷当年被日军抓壮丁,后伺机逃走,日本兵在背后开枪追击,侥幸逃脱,但脚板在逃跑过程中被竹子贯穿,溃烂月余。

我知道,这样的声明里,藏着我的挥之不去的恐惧——我多次讲述这样的家史来为自己打造一副盾牌,用以抵挡某些狂热分子的攻击。三年前,湖南城市学院某老师,在给学生上《建筑文化概论》课时,因为说了一句“日本人精益求精”,引发学生李某拍桌子辱骂,并课后举报。结果呢?学校调查后,把这个老师调离教学岗位,到图书馆当管理员去了。

你哪怕什么也不说,只是开了一辆日本车,也可能被砸破头。

当然,如果你告诉这些正义的爱国青年,别吃方便面,别唱拉卡OK,别扫二维码……因为它们都是日本人发明的,他们会跟你急。

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舆论环境。




我知道,我在这里写下这篇文章,肯定会被一些人扣上“精日”的帽子,但是,中日10项共识给了我勇气,为了让这样的官方共识变成更广泛的民间共识,为了让更多人恢复起码的常识,我还是想在这里提几点小小的建议——

比如,能不能明确告诉大家,和服是日本传统文化,不是日本军国主义文化?

严格地讲,和服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种。在日本的历史文献中,和服最初被称为“吴服”或“唐衣”,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称:“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


但是,特别魔幻的是,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因路人穿和服而引发争执的事件。

不仅如此,杭州西湖断桥附近,有个男主播在直播时,穿了一双木屐被一群大爷大妈围堵指责。这名男主播则辩称木屐是起源中国的,这样穿没问题。这更引起了公愤,双方发生激烈争吵。

因为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就连日本的和服与木屐——对了,还有美丽的樱花——一起反对,而且反对的分贝非常高,说明正常逻辑的空气在我们这里是稀薄的。



再比如,能不能明确告诉大家,我国境内的日本人学校不是在培养间谍。

网上这类文章很多。

例如有篇文章写道,“这些学校上上下下全都由日本人管理,拒绝中国人参观,还不服从中国管理。日本人到底有多嚣张,明目张胆在中国建立日本人学校。”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34 Seconds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