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陳凱歌: 還記得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嗎?這次陳凱歌來了:一顆糖引發的戰爭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國慶檔的電影裡,《志願軍:存亡之戰》無疑是最大贏家。


電影除了贏得高票房外,還帶火了片尾的一顆糖。

在影片最後,當營地打剩一個人時,朱一龍飾演的主角李想,拿出一張糖紙舔了一下。


這張糖紙裡,曾包裹著那顆,他自己舍不得吃,後來給了妹妹吃的糖。



可是,在硝煙彌漫的戰場,已是兵盡彈絕的時刻,主角拿出一張糖紙舔,不禁讓人有點出戲。

還記得陳凱歌2005年時執導的大片《無極》嗎?當時有人評論是“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而那時的饅頭,就像這時的糖紙。把大場面和小事物關聯起來,不免讓宏偉戰爭縮小了格局。

其實除了這顆糖,電影裡還有一些需要斟酌的地方,以下從幾個方面講講:




電影的主題

《志願軍》第二部主要講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五次戰役裡的志願軍存亡戰:鐵原阻擊戰,我軍以2.5萬兵力,對抗敵人的5萬大軍,奮戰10多天後成功守住鐵原,粉碎了敵軍的大計。




《志願軍》系列是抗美援朝的戰爭大片,難免要和同題材的《長津湖》對比一下。

長津湖》裡貫穿電影主線的是,“鋼鐵七連”的愛國情和兄弟情。而《志願軍》第二部裡,貫穿始終的是,李默尹和兒子李想、女兒李曉,那一家三口的溫情。

本來從“家庭情”上升到“家國情”,以小見大的手法也沒錯。

這顆糖從彭德懷總司令的手裡,遞到參謀長李默尹的手裡,然後傳給了他的兒子李想,最後給到了女兒李曉。

也許導演想表達的是,星星之火的傳遞,也是一家人的溫馨暖意。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