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和母亲的囤积癖抗争29年,我放弃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叶子做好心理准备,用力拉开阳台门。


那些母亲从各处捡来、硬塞进阳台的旧衣服就“嘭”一声从门里喷涌出来,劈头盖脸地打在她的身上、脸上,海水般向门外漫溢开,堆过她的脚面。

在这个家里,人的生存环境比这些旧衣服还要狭窄和恶劣。


过期药物和捡来的衣服堆满所有平面,霉变的食物上落了灰,远看像一团有毒的雾气。叶子上大学前,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离家读书工作后,她每次过年要从杭州乘飞机、转汽车、打摩的,辗转回到位于南边县城的老家。

一到家,她会提着巨大的口袋扫荡这些破烂,母亲则跟在身后骂骂咧咧地阻拦:“就知道浪费,好东西全扔了!”

垃圾被送进垃圾站,没过多久母亲又拣回来。有时两人为此争执起来,叶子忍不住流下眼泪,母亲却显得有些厌烦,只死死盯着自己的东西。

这是她们之间常见的画面,在叶子人生的二十九年里,围绕母亲的囤积癖,母女俩上演着一场漫长又绝望的拉锯战。

有想要放弃的时候,可那句“只剩我们娘俩了”,一次次把她再度拉进试图拯救母亲的无底洞。

一 漫长战争

叶子是女孩,这是母亲没有料到的。


怀上第二个孩子时,母亲已经39岁,满心认定肚子里的会是个男孩。但她的愿望落了空,家里最后有了两个相差十岁的女孩,小女儿叶子和母亲站在一起,说是祖孙也有人信。

这样的家庭配置在南方县城不算少见,但叶子家却在这个小县城出了名——因为叶子的母亲有一种旁人难以理解的、对于囤积的狂热。

起初母亲只是不愿意扔掉任何东西。一切旧物都被存放在屋里,挤占有限的生活空间,堆垒的杂物招来不少老鼠和蟑螂。

家中的其他人逐渐无法忍受。上小学前,父亲从家里搬走,他宁愿在附近另建一个小房子住,也不愿意呆在仓库一样的家。叶子小学三年级,姐姐逃命般去外地上了大学,四个人的家庭很快变成叶子和母亲相依为命。


没人阻拦,母亲的过度囤积越发严重。她不再满足留存,还四处捡拾别家的废弃物,时时刻刻都像一只备战过冬的松鼠。

从此之后,家里的一切都变成了灰色。变质发霉的食品是灰色,餐桌台面的尘土是灰色,乱窜的老鼠是灰色。地上没有一块完整的、可以落脚的地方。坐下歇脚,就得先扒开沙发和椅子上小山一样的杂物;放学回家,想进房间得生生挖出一条通道来。家里的囤积物早就蔓延进叶子的卧室,进了房间,屋里也只留下书桌和床的空位。



时间长了,叶子觉得有些别扭。明明家庭条件不差,可总是依赖别人指缝间漏下的物品生活,就像欠着别人的人情长大。

她从小到大的一切用品都来源于旧物和别人家的“废品”,幼小的身体常常套着成年人的时装,被邻居们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年少时爱美,叶子曾省下钱买过一件很便宜、也更符合自己年纪的新T恤,妈妈却觉得她虚荣铺张,骂得难听极了。

“我节省,不都是为了你将来上学?”每次叶子试图劝说母亲,都会被这句话击打地无可辩驳。

除了四处收集旧物带回家,母亲不太关注生活上的其他事。在别的小女孩玩过家家扮演妈妈的年纪,叶子却像在给自己的母亲“当妈妈”。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