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電動車: 兩大原因 美近半電動車車主考慮重開汽油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根據麥肯錫公司2024年的全球汽車消費者調查的最新發現,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主正在考慮改開汽油車。


美國接受調查的電動車車主中,46%的人表示,他們可能會重新駕駛汽油車。

在全球范圍內,對15個國家的3萬名受訪者的調查發現,29%的電動車車主可能會重新使用汽油車。


在所有國家中,澳大利亞有49%的受訪者表示,希望重新駕駛汽油車,這個比例在全球位居榜首。

缺乏公共充電設施是受訪者希望重開汽油車的主要原因,35%的人表示,公共充電設施對他們來說“還不夠好”;34%的人表示,電動車的成本“太高”。其它對電動車感到失望的原因還包括:無法在家充電(24%),對充電有太多擔心和感到緊張(21%),出行變化不斷(16%),以及開車的感受不盡人意(13%)。

總體而言,全球2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永遠不會開電動車,這一比例與2022年持平。相比之下,1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下一輛車將是電動車,高於2022年的16%。

29%的人表示,他們希望在未來10年內用其它交通工具取代汽車。他們提到汽車的維護成本高,還表示希望有一個穩定的生活方式,以及遠程進行工作。

其它研究在美國也發現了類似的趨勢。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的《2024年電動車展望》,消費者對電動車市場的擔憂與日俱增。

報告指出:“在美國,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加劇了電動車市場的緊張情緒,導致今年電動車的普及速度放緩。預計到2027年,美國銷售的汽車中只有29%是電動車。”針對電動車市場,人們對裡程數、價格、電池壽命和公共充電設施存在普遍的擔憂。

美國電動車基礎設施

白宮的目標是到2032年,電動車將占新車銷售的56%。


為了促進電動車銷量,拜登總統在今年3月宣布了最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法規,以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車轉型。

拜登總統的最新措施限制了汽車廢氣的年度污染量,而不能達到這些新標准的汽車制造商將受到嚴厲處罰。

但是,盡管美國一直在促進電動車銷售市場的發展,但基礎設施卻一直匱乏。

在《2021年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這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案中,立法者批准了75億美元用於在全國范圍內建設50萬個電動車公共充電站。《降低通貨膨脹法案》還提高了電動車和充電器安裝的稅收抵免。但迄今為止,只建了八個公共電動車充電站。


俄勒岡州民主黨參議員傑夫‧默克利(Jeff Merkley)在6月5日參議院環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這太可悲了,這已經過去三年了。這是行政上的一次巨大的失誤。有些方面出了嚴重的問題,需要解決。”

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曾表示,政府計劃在2030年建造50萬個充電站。

“現在,要安裝充電設備,還不僅僅是將一個小型設備插入地下”,布蒂吉格6月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面向全國”節目中說,“還有電力方面的工作,這也是聯邦投資中的一個新類別,就電力問題我們一直在與50個州合作。”

主持人瑪格麗特‧布倫南(Margaret Brennan)問道,為什麼只建成了七八個充電站時,他則表示,未來六年將建造50萬個充電設備。

“現在第一批充電站已經在建造中。”交通部長說。

6月初,拜登政府宣布額外提供13億美元,用於擴大城鄉社區的電動車充電設施。

美國聯邦能源和交通聯合辦公室執行主任事加布‧克萊因(Gabe Klei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倍努力發展電氣化對我們的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世界其它國家都在加速發展,我們也在加快速度,讓美國成為未來該行業的全球領先者,成為大家爭相追趕的目標。”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