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恫吓 中国巨无霸停靠菲专属经济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PCG)星期六(7月6日)表示,中国当局将其最大的一艘海警船锚泊在南中国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试图对菲律宾进行恐吓。


舷号5901的中国海警船排水量12000吨,船长163米,是全世界最大的海警船,也因此被菲律宾称为“怪物船”。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杰伊·塔里拉(Jay Tariela)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这艘巨无霸海警船于7月2日进入了菲律宾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塔里拉指出,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曾多次向这艘中国海警船发出它已进入菲律宾专属经济区的警告,并询问其意图。

“这是中国海警在进行恐吓,”路透社引述塔里拉的话说。“我们不会撤退,我们也不会被恐吓。”

路透社曾联络中国驻马尼拉大使馆,寻求对此事的评论,但是没有收到立即的回应。而中国海警局则没有公开的联络方式。

塔里拉指出,中国这艘巨无霸海警船的锚泊地点距离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一艘锚泊的船只不到700米远,而且还放置了一艘小艇在周边海域巡弋。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今年五月曾将其特里萨·马戈巴努亚号(BRP Teresa Magbanua)旗舰部署在距离第二托马斯浅滩(中国称仁爱礁)不远处的萨比纳浅滩(中国称仙宾礁),以监视和吓阻中国可能对萨比纳浅滩进行的小规模填海造陆行为,但是中国否认这一指控,并反指菲律宾试图复制1999年将老旧的马德雷山号坦克运输舰坐滩在第二托马斯浅滩的行动,将部署在萨比纳浅滩的舰只用于坐滩。




中国海警船在菲律宾近海的第二托马斯海滩(仁爱礁)海域阻拦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巡逻船。(资料照, 2023年10月4日)

根据中国互联网上部分网民的说法,中国最大的海警船锚泊萨比纳浅滩附近就是为了防止菲律宾复制船只坐滩成为军事据点的做法。

中国曾经在南中国海争议岛礁实施大规模的填海造陆行动,并且将其人工岛全面实施军事化,不仅建造多条战机跑道,而且部署了先进的雷达和导弹。


中国海是一条国际贸易的关键水道,每年有价值超过三万亿美元的货物运输经过这里。中国声称拥有几乎整个南中国海的主权,而其他对这一海域有主权要求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台湾

目前南中国海局势基本上平静,但是中国菲律宾在南中国海争议海域的对峙和冲突却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在围绕菲律宾对第二托马斯浅滩坐滩军舰的后勤补给问题上。北京要求马尼拉在运送补给前必须向中方通报,并获取批准,而且禁止菲方运送水泥等建筑材料,对坐滩军舰进行加固和修理。

6月17日双方在同一海域发生的最新冲突中,马尼拉指责一艘中国快艇“故意高速冲撞”一艘菲律宾船只,导致一名菲律宾水兵失去了一只手指。中国海警还没收了菲律宾士兵七支自动步枪。

美国菲律宾1951年签署了一项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菲律宾武装部队、公共船只或飞机在南中国海遭到武装袭击的情况下可以援用这一条约。美方官员一再警告北京,一旦菲律宾军机和公务船在南中国海海域遭到攻击,美国便有协防菲律宾的义务。美国不断重申对菲律宾的防卫承诺“坚若钢铁”。

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罗密欧·布劳纳(Remeo Brawner)星期四表示,在最近一次菲中对峙和冲突之后,美国曾表示愿意协助菲律宾在南中国海的行动,但是这一提议遭到马尼拉的婉拒。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7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