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英法聯軍攻打京城時,湘軍為何會選擇見死不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860年8月1日,英法聯軍在俄國人的引導之下,兵不血刃地占據了北塘之後,便開始向塘沽進發。


在隨後行軍的途中,英法聯軍遭遇到了清軍騎兵部隊的強力阻截,這支騎兵隊伍以蒙古騎兵為基礎,兵員數量達到了4000余人,人手都配備了弓弩,戰斗力比較極強。




雙方交戰的初期,清軍騎兵部隊依靠著機動性占據了戰事的主動性,但是隨著英法聯軍動用了阿姆斯特朗大炮後,戰事的天平就逐漸倒向了英法聯軍,清軍騎兵部隊在一輪又一輪的炮擊中,損失慘重,不得不敗退而走,退回塘沽。

英法聯軍擊潰清軍騎兵部隊後,便開始加快行軍速度,向塘沽進發,8月13日,英法聯軍抵達塘沽後,便從後方運來了三十多們來復線炮和數十門阿姆斯特朗大炮作為進攻塘沽的利器。

8月14日,英法聯軍在炮火的掩護之下,向塘沽發起了猛攻,駐守塘沽的清軍無法抵擋英法聯軍的攻勢,選擇丟棄陣地逃亡,就這樣英法聯軍在沒有花費多大代價的情形之下,又將塘沽攻陷。



塘沽失陷的消息不久就傳到了京師,令鹹豐帝十分惶恐,他生怕英法聯軍會趁勢直搗京師,威脅他的帝位,於是乎,鹹豐帝連夜修書一封,命侍從加急送往安徽,交到湘軍統帥曾國藩的手中。


8月25日深夜,這封信終於到了湘軍統帥曾國藩的手中,湘軍統帥曾國藩打開信件後,發現信件上赫然是京師告急,命曾國藩馳援京師,並且指名點姓要求由湘軍悍將鮑超帶隊,率領湘軍精銳兵士北上馳援。

但是湘軍主帥曾國藩看了信件之後,並沒有派兵馳援,而是繼續將所有的精力放在安徽的戰事之中。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竟令湘軍主帥曾國藩見死不救,不派出一兵一將北上馳援京師呢?


曾國藩的“私心”

英法聯軍攻打京城時,湘軍選擇見死不救,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曾國藩個人的意願。

當時,曾國藩手握湘軍12萬人馬,在安徽境內與太平軍正在為爭奪安慶城展開較量,我們都知道長江南北有幾個兵家必爭之地,如江陵,武昌等地,而扼守長江中下游的安慶,更是守護天京的門戶和屏障所在。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