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李光满VS.胡锡进 背后究发生什么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篇题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的自媒体"檄文"突然蹿红官媒喉舌,获得中国中央级媒体转发,随后却迅速在海内外引发对"二次文革"的恐慌与讨论,在国内思想与经济界也引发了突然混乱。很多人感慨读完这篇文章"后脊背发凉",不禁疑问这篇充满文革遗风的大字报式文章,究竟为何会得到众多中央级党媒加持?为什么同样具官媒身份的《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会一反常态唱起了"对台戏"?这背后究竟在发生什么,哪一种观点代表了中共高层的态度?

  文革式檄文为何能登堂入室


  这篇题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的文章最初由微信公众号"李光满冰点时评"发表,并迅速在网络中发酵。此后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军网、环球网等众多中国顶级官媒予以转发。文章从官方整治饭圈、处罚艺人郑爽偷逃税、下架封杀赵薇高晓松谈到蚂蚁上市被叫停、阿里被罚182亿元和滴滴被查、中共推出走共同富裕道路等,称"中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经济领域、金融领域、文化领域到政治领域都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或者也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并称这场"政治变革",将"涤荡一切尘埃","不仅要摧枯拉朽,而且要刮骨疗伤","所有阻挡这场以人民为中心变革的都将被抛弃。"

  曾经历过或熟知中国文革历史的人,不难从该文中嗅出类似于当年"文革"的气息。1966年6月1日,文革伊始,陈伯达这位中央文革小组领队接管《人民日报》 后亲自操刀刊发的标志性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和该文在观点与措辞文风上都有某些神似之处。虽然如此,随着中国社会舆论场在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发展,尤其是伴随着这些年的民粹主义热潮迅速窜起并得到了官方极大包容,如果仅仅是一篇籍籍无名的自媒体文章似乎也引不起多少人注意。但是,当该文突然登堂入室,获得中共各大央级媒体转载,立刻就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很多人开始将之视为某种政治信号,在中国经济与思想界也引发了骚动,乃至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章的作者李光满很明显也是一位深受"文革"形塑的媒体从业者。根据公开资料,李光满原为《华中电力报》总编辑,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生于1959年李光满,7岁上小学时,正好文革爆发,其价值观和知识结构都大致形成于文革时期,所以纵观李光满发表的文章,多是充满文革式语言风格和腔调,多有极端反美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色彩。他曾断章取义,认为中国疫情防控专家张文宏提出了"与病毒和谐共处"论调,并给他扣上过"投降主义"的帽子,他也写过"美国军机降落台湾中国解放台湾的日子不远了!",以及 《大资本集团在中国的狂欢该结束了!》等深合当今中国社会情绪,在中国互联网上被称为"爽文"的民族主义文章。

  李光满在体制内可能并不得志,他自己曾说:"从1987年到1995年,在华中电力职工大学工作,这是我一生中最无所事事的八年,也是最痛苦、最苦闷、最无聊的八年,可以说,这八年除了身体生病、心情难受,其他什么记忆都没有。"而后的日子,虽然他担任了《华中电力报》总编辑,但这份电力系统的报纸,实际上在电力系统内部也处于夹缝中求生存,从1995年10月1日起试刊,到2012年停刊,只活了17年,李光满此后职务不详。直到后来,网络自媒体时代来临,因为"李广满冰点时评"这个公众号,才如李广满本人所言"使我有一种归来仍是少年的感觉"。


  价值观与知识结构成型与文革时代,此后又长期在某种体制边缘夹缝中生存的经历,或许决定了文章作者对改革开放及现代政治社会治理很难产生共鸣,一有适合空气,就会"自然"激活脑子里的另一种思维。

  胡锡进在灭什么样的火

  很多人奇怪的是,这样一篇在普通人看来都明显毫无营养和理论素养的口号式文章,是如何挠到官方媒体的某个痒点;各大央媒的审核者皆没有觉察到文中潜藏的文革幽灵吗,也没有对当事人李广满做背景调查吗?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