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活動場地租賃,拍攝場地租賃!

可怕的社會分層,終究還是來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天要講的主題是“教育公平”,一提到這個話題很多人容易激動,因此羅振宇事先聲明:下面要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是價值判斷——也就是說並不是我本人的主張,不是我願意看到的,而只是一個事實判斷,是我對未來的一個預測。

  問:“在中國的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個教育極度不公平的時代呢?”如果答案是“會”,那麼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高興不高興,我們只能先接受它,再去尋找解決的辦法。

  羅振宇的結論是:在我們這代人的有生之年,我們會看到一個不可逆的趨勢,一個中國人幾千年來從來沒見過的局面,那就是:教育分層。


  理解這句話之前,我們要先理解中國幾千年來教育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尤其是科舉教育,它有一個特別核心的使命:防止社會分層。封建君主制時,皇帝最害怕的就官僚和豪強,因此任何一個皇權都是打擊官僚和豪強的,因為他們對皇權的威脅最大,科舉制的發明和推行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

  比如:一個人出身社會底層,哪怕他家世代務農,只要他家稍微有點閒錢培養孩子讀書,說不定就能培養出一個秀才,再幾代就有可能是舉人,再幾代就可能是進士,至此,真個家族光宗耀祖,徹底翻身。但是官僚、地主、豪強的家庭呢,他們幾代人中肯定會有敗家子,所以往往富不過三代。因此,在中國古代的皇權社會,縱然有千般不好,有一條是好的——因為科舉制的存在,整個社會呈現一個開放式的格局,上下層是流動的。

  因此中國教育一直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教無類”。山村的窮苦學生和皇家的孩子用一樣的教材,考一樣的試卷,教育的方法也幾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中國幾千年來的教育,在“內容”和“方法”上並沒有出現分層,雖然教育資源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差距,有一定的不平等。

  我們今天要說的“教育分層”是西方意義上的分層,具體點說就是美國教育的那種類型的分層。要想理解這一點,我們要先建立一個背景知識——什麼叫階級社會?


  真正的階級社會是我們在印度看到的種姓社會,或者英國看到的貴族社會。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階級是由一個人的血緣決定的,而不是由什麼財富狀況和社會地位決定的。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民主和自由的浸潤,歐美那種血緣觀念上的貴族開始消逝,但是社會的分層結構卻一直流傳至今。

  舉房價的例子來說明這個現象:雖然中國現在很多城市的房價也已經很高了,但是中國房價分布趨勢基本上是從市中心到城鄉結合部緩緩下跌的,一環、二環、三環……一級一級往下降。

  可是在美國卻是斷崖式的下跌,可能窮人區富人區僅僅隔了一條馬路,但是房價卻是一個天一個地。比如硅谷的核心區帕拉阿圖(就是斯坦福大學所在的城市),它的東邊還有一個城市叫東帕拉阿圖,兩個城市是緊鄰的,中間只隔了一條河,大概是15米寬,但是兩個城市的房價卻是一個天一個地,住的人群也是不一樣的。帕拉阿圖住的基本都是富豪,比如Apple的喬布斯、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而東帕拉阿圖住的卻基本上都是社會的而最底層百姓。


  這兩個城市最核心的區別是什麼?人不一樣!尤其是培養下一代人的資源不一樣。

  

  美國教育資源分配基本上都是當地社區自治的,即便是美國的公立學校其資金來源也只是當地城市的房產稅、物業稅等,這樣的話富人區所在城市的學校資金就很充足,學生受教育環境就好,形成良性循環;而窮人區所在城市的學校資金就很有限,學生受教育環境就差,形成惡性循環(具體的不做詳解,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資料和信息)。

  那麼這種教育分層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萬維剛用兩句話回答這個問題:1. 如果你不了解美國教育,你會驚訝於中美兩國教育的不同之處;2. 如果你了解美國教育,你就會驚訝於中美兩國教育的相同之處。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2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7 靈猴 2017-01-17 15:08
    這個從來都有
    評論6 游客i 2017-01-16 22:42
    傻*作者忘記了人是活的, 有自學能力
    評論5 游客2016 2017-01-16 22:33
    一直都是有階級分化的,不是現在才出現的
    評論4 游客 [而.何.並.善] 2017-01-16 21:39
    文章能說明一些問題
    評論3 游客 [工.教.周.思] 2017-01-16 12:03
    只要高考以分數為主,則窮人還有希望,因為那還是相對公平的,那是通過努力還可以實現的。
    評論2 houzi 2017-01-16 10:35
    不認同捐款只是為了自己的子女進藤校,很多家境不好但優秀的學生也是拿了獎學金才能進藤校
    評論1 polarcat 2017-01-16 00:32
    邏輯混亂,滿篇詭辯。作者和編者大概都有些“認知水平的局限”。😜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