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0-12 | 來源: 騰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現代人大多以瘦為美,尤其愛美的年輕人盲目減肥。殊不知,瘦身的同時也影響了健康。眾多研究發現,從年輕時積累肌肉,尤其是骨骼肌,才會少生病,死亡風險更低,也更加長壽。“鍛練”這2個字太重要!
過瘦影響健康和壽命
肥胖的確與高血壓、心臓病、糖尿病等疾病有關,但過瘦時健康也會出問題,尤其是老年人,稍微胖點反而壽命更長。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針對20多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值)稍高於正常范圍(18.5~24.9)的老人,身體更健康;BMI值在27.5左右的老人,死亡率最低。
專家分析,這可能是因為年老後身體需要多一些的脂肪和蛋白質來對抗疾病。法國大學近期的研究也顯示,胖一些的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所承擔的死亡風險更低。
專家認為,人的健康本錢不僅指肥肉,更多的應該是肌肉,尤其是支撐人體的骨骼肌。若肌肉衰退,骨質疏松的機率增加,老年人站立不穩容易摔倒骨折,死亡率升高。骨骼肌也是儲存糖原的主要部位,能夠幫助穩定血糖。
肌肉不用則廢退
隨著年齡的增加,細胞萎縮、運動神經元丟失、激素分泌減少,肌肉便開始衰退。55~60歲時會出現較明顯的肌肉流失和肌力下降,特別是更年期的女性。
日本(專題)研究發現,衰退最快的是下肢肌肉,尤其是位於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到60歲時,肌肉量只剩下60%左右。
久坐久臥,會出現肌肉流失、萎縮、功能退化,這也是年輕人肌肉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些人不吃肉,腸胃吸收功能差,有些人靠節食減肥,或愛吃營養價值低的零食等,都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肌肉的形成和保持。
趁早鍛練肌肉
專家建議,要想增加骨骼肌或減少肌肉流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肌肉力量訓練,包括自重訓練、輕器械訓練和重器械訓練三類。有時運動後會有酸脹感,兩三天內即可緩解,這是正常現象,若無法自行辨別疼痛和酸脹,可以請醫生等專業人士來判斷是否可以繼續鍛練。
1、均衡鍛練
一次完整的訓練要有8~10個不同動作,涉及人體的主要肌群,覆蓋不同部位,不能只練腿或只練臂。很多老年人認為,每天跳廣場舞運動得足夠充分,實際上廣場舞只是“活動”,對肌肉的訓練效果較差,跳一晚上也未必比得上做20次單腿蹲。老年人要想增肌,可以在家做一些簡單的自重訓練或輕器械訓練,比如俯臥撐、蹲起、舉啞鈴等。 
2、先練大肌群 再練小肌群
大肌肉群訓練指涉及兩個以上關節的運動,比如臥推;小肌肉群訓練則是指活動兩個以下關節的運動,比如小臂彎舉啞鈴。
3、循序漸進 量力而行
運動量要超過日常活動量,感覺略微有點費勁才會有效果,一般以每周2~3次、每次間隔不少於48小時,器械重量以重復8~12次動作後就做不動了為宜。但要注意保證動作規范,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漸增加次數和重量,最後再嘗試增加速度,切不可本末倒置。
老年人鍛練肌肉注意事項
老年人鍛練肌肉時要額外注意以下幾點:高血壓患者運動時不要憋氣,訓練前測一下血壓,如果高於平時,建議不要訓練。患有骨質疏松的老人負重不可過大,動作盡量舒緩。
老年人營養合成及代謝能力減弱,因此運動期間要加強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攝入,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包括禽蛋類、酸奶、豆類、魚類等。70歲以上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建議遵醫囑治療,不要盲目鍛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吃飯七分飽"不對了?長壽老人都這樣吃飯
 - 你不可錯過的10個Costco省錢秘訣
 - 本周活動 周五列治文煙花+萬聖節活動
 - 
 - 可怕!警方在萬聖節糖果中發現這些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從不發賀電到"上頭版":習的態度為何大轉彎
 - 新帕圖洛橋今冬將分4階段逐漸通車
 - 一年僅此一次!超級海狸月明晚登場
 - 1993年陳雲給組織寫信,希望停播一部電視劇,央視:立即執行
 - 
 
- 川普發表震驚世界聲明後,普京真的慫了
 - 谷歌前CEO:當年李鴻章訪美被震 如今外國人來華受驚
 - 王家衛評論區淪陷!跟秦雯調情還曾讓女配音員舔手
 - 金價太貴,韓國送特朗普的金冠是鍍金的,純金...
 - 為什麼中國和俄羅斯不怕美國 ! 彭博「點出關鍵」
 - 中國可以在比美國更短的時間內恢復核試驗
 - 
 - G7結盟對抗中國壟斷,這次"鐵"了心?
 - BC將請求法院暫停執行這重要判決
 - BC提案護租戶 鎖定空置屋租金漲幅
 - 美加廣告風波 特朗普稱卡尼已致歉
 - 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生開始用現金了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