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1 | News by: 环球人物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王伊立主持里约热内卢迎中国新春活动。(本刊记者 张远南 / 摄)
如果用一个意象来形容中巴友谊,
王伊立觉得是一条河。
6月底,生活在巴西的中国“90后”姑娘王伊立忙着为文明对话系列活动(金砖专场)做同声传译。
彩排时,一名巴西女孩登台唱了一首中文歌——《如愿》。听到歌词里那句“这盛世每一天”,王伊立忍不住有些哽咽。
这场活动在王伊立的母校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举行。10多年前,她在巴西求学时,校园里几乎没人谈论中国,大家对中国很陌生。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现场一名负责人感慨道:“这次报名活动的人太多了,演播厅只能容纳300人,其他人只能下次再找机会了。”
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开始了解、喜欢中国。作为见证者,王伊立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如果用一个意象来形容中巴友谊,她觉得是一条河。
“河水自上往下流,汇聚在一起,水量越来越大。这条‘河’跨越了远距离,将两国人民紧紧连接在一起。”
你“代表的是中国”
王伊立1990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母亲刘晓娟因工作原因常年居住在巴西。
16岁那年,父母将王伊立送到巴西学习。落地后,她不得不面对异国生活的第一道难关:她不会说葡萄牙语(下简称葡语)。
王伊立忐忑地进了当地的高中。上学第一天,母亲只给了她一句嘱托:“记住,你在学校的言谈举止,代表的不是你一个人,代表的是中国。”
王伊立很快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她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巴西的老师、同学后来都是通过她认识中国的。
有一回,王伊立物理考了年级第一。老师特别激动,拿着她的试卷在全年级巡展:“看看,中国人,不会说葡语,3个月就拿了满分!”
巴西师生惊叹于中国人的聪明,但王伊立知道,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多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奋。
“我住在里约热内卢,当地有非常有名的基督山,但我高中三年都没去过,每天就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巴西大部分学校是半天制,下午不到1点就放学。别的同学都回家了,我就自己留在学校,捧着我的词典背。”
在和巴西同学的相处中,王伊立发现,尽管当时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巴西同学对中国的印象却还停留在遥远的过去,甚至问她“中国人家里有没有电视”“喝不喝得到牛奶和可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中国咖啡连锁巨头将在大温开2分店
- "窝囊旅游" 收割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 5高层集体落跑 中国大厂惊传倒闭 员工求偿无门
- 中国芯片曝光 技术遥遥落后 障碍重重
- 温哥华会计事务所 收费低 服务好
- 大温市政水管爆裂 公寓居民付费用
-
- 49岁李小冉爆丁克原因,现任娶她花了5亿?
- 威斯勒的夏季高山活动 风光无限
- 大温今天32度 本周天气就像过山车
- 张凯丽:63岁仍是顶流,现在却被女儿丢尽脸面!
- 香港国安法五周年:现状、教训、建议
- 看到被亲女儿"无视"的葛荟婕,才知道她多明智
-
- 他从亿万富翁变身为中国最惧怕的批评者
- 华人女子回国,刚下飞机就不幸身亡,只因忽略...
- 温哥华资深贷款专家 解决贷款需求
- 加国穆斯林女子遭群殴 两女孩被捕
- 法国男子纵火成瘾 15天烧山31次,停不下来
- 欧盟主席罕见狠批中国 王毅回应:别有用心
-
- 市场停滞 加国这类房屋想出手太难
- 用我拉提琴的手 在美国切了半辈子葱姜
- 中国面临的三个其它严重经济挑战
- 加国两机相撞 两名遇难者是他和她
- 王毅用"4个关键词"概括中美关系下一阶段
- 联邦消减成本计划曝光 将要猛裁员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