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8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記者在微信平台以“80後死亡率”為關鍵詞搜索文章,不但微信自帶的AI搜索功能會向我推送這條數據,各種自媒體工作號也是鋪天蓋地般引用轉載,甚至不少自媒體開始為80後們鳴不平,稱他們為“被時代透支的一代”“被詛咒的黃金一代”。
細看文章發現,大多數公眾號都號稱其數據來自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權威數據”。
令記者感到疑惑的是,2020年開展的七普,是如何得出2024年人口數據結論的呢?
此外,5.2%死亡率這個數字統計也很奇怪。國家統計局官網對於死亡率指標的解釋,應該用年死亡人數除以年平均人數,再乘上1000 ‰,這意味著死亡率的指標是以“千分之幾”為單位表示的,而不是常用的百分之多少。
在數字的細節上,也有很多錯誤。比如下面這張廣為流傳的“80後”現狀圖片。
首先,“80後”總人數,如果以七普數據中的30-39歲的人口數對應,按官方統計,2020年這個年齡段共有223158122人。這與上圖中的總出生人口數正好對應,但顯然,這不可能是出生數,而是2020年當時依然存活的這個年齡段的人口數。
而2.12億的數據,我們沒有找到任何官方信息來源。死亡人數1100萬,我們也未找到相關數據。在七普年鑒中,明確標出是2019年1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的死亡數據。30-39歲的人口這一年共死亡193517人。
這一說法漏洞百出,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婷在一篇文章中也作出了反駁。
她提出,通過普查來計算死亡狀況,理論上有兩個方案,一個是直接利用每次普查公布的分年齡的人口數來計算。比如80後在30-39歲的存活比例,可以通過1990年普查0-9歲的總人口數/2020年普查30-39歲的總人口數來獲得。但存活比例轉換成死亡率需要很復雜的過程和額外信息。
另一個方案是根據普查收集的死亡數據來推算死亡水平。每一次普查登記都會詢問家庭戶前一年家庭成員的死亡情況,以此統計前一年的死亡人數,再通過普查平均人口數的推算,計算人口死亡率。
李婷指出,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缺陷。方法一依賴於人口數據統計的准確性,但在2020年普查啟動身份證號碼關聯以前,各次普查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問題。比如早年的出生漏報,即嬰幼兒年齡段的人口數量低於實際數量;又比如2010年普查因為調查方式的問題,使得流動人口在流出地和流入地兩頭登記的現象比較普遍,造成青壯年的重報。方法二則面臨死亡漏報問題。
不過,她通過公開統計數字計算後得出,雖然兩種方法都有缺陷,但是都可以證明,80後的存活狀況是要好於70後的,而死亡率也要遠低於5.2%這個數字。
那麼,這條假數據來自哪裡呢,據李婷教授溯源,最初來源很可能是和AI的對話所得。
盡管AI對話後標注了數據存在局限性,存在間接推算和估算的情況,但這條假新聞還是被加上駭人聽聞的標題在互聯網上大肆傳播。
身處AI時代,我們的世界的信息正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流通,獲取難度大大降低的同時,判斷能力更加珍貴。
“從算法的投喂中奪回思考主權——因為技術越是轟鳴,人類清醒的頭腦越顯珍貴。”來自一位最近爆火的AI的勸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演唱會搶不到票,罪魁禍首竟是大麥?
- 《正當防衛》大結局,段鴻山無罪!李沐風復仇,而罪魁禍首是此人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中產破產富人扛不住 中國經濟陷負循環
-
- BC這省立公園有40多瀑布和新觀景台
- 大溫邊上養老院病人死亡 情況可疑
- 賣房糾紛 BC房東賠被驅逐租客巨款
- 釋永信親吻李湘畫面曝光,曝在鄭州養女大學生
- Costco樣品免費試吃 還有這個秘密
- 加國GDP繼續萎縮 能躲過衰退嗎?
-
- 專家:雅江大壩是對生物多樣性的致命破壞
- 清朝第一美人有多美?黑白照片也難掩美貌
- 爆包養北大女生 私生子藏德國 釋永信疑被帶走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女主播傳播淫穢言論被處罰:直播間160多人觀看
- 離婚5年後 她首誇前夫 媽媽反對嫁給外國人
-
- 最新消息 傳英特爾14A制程有望搶到蘋果訂單
- 最新全球壽命排名出爐 日本女性40年蟬聯第一
- 聽花島《太奶奶2》上線首日紅果熱度值破億
- 華人赴美探親慘遭殺害 主嫌逃回國後被引渡歸案
- 和水果姐浪漫晚餐 小杜新戀情曝光?
- 77歲老人一次性拔12顆牙 種6顆後身亡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