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8 | 來源: 中央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九段理江今晚以《是小說,也是未來之書》為題,在台北國際書展與台灣作家林新惠、蕭詒徽對談AI創作與語言意志的多重面向。
“東京都同情塔”描述2030年,日本正在籌備一座“罪犯應當被同情”為理念的新式罪犯收容所,挑戰同情與語言界限。 全書不只讓九段理江獲得2024年芥川獎,而她在記者會的“5%內容由生成式AI協作”發言更引發熱議。
九段理江表示,她從未想過這段發言會引起大量話題,甚至有人以為是刻意“炎上”刺激書籍銷量,但她完全沒這個意思。 況且日本取消文化嚴重,發言失當可能導致失去工作,不僅編輯臉色鐵青,身邊親友也相當擔心。
“但我一點也不擔心”九段理江接著解釋,AI加入創作在“東京都同情塔”脈絡上有其必然性。 在書中世界就存在名為“AI-built”的人工智能軟件,角色像現實裡運用ChatGPT方式般使用、對話。
九段理江認為,時間會解決一切問題,尤其閱讀過書籍就能理解,確實一年後,幾乎沒有日本媒體再討論她使用AI。 甚至比起小說家,她更被視為AI專家,常受邀上節目談論,“這證明大家對小說的關注度不及AI,但我樂觀地將其視為大眾接觸文學的美好機緣。”
究竟人工智能對創作者的影響為何,蕭詒徽坦言,縱使人類寫得比AI再好,但它能快速量產“2句話變成8百字”的誘惑力太大,如同電子郵件誕生後手寫信變少、Google發明後上圖書館變得麻煩,讓人類產生集體惰性。
九段理江則回應,耽溺方便是人之天性,但我們得不斷“自覺”,究竟是“使用AI者”還是“被AI所用”。 在創作過程,她會透過與AI工具溝通,找到推進小說靈感,然而,對話越長,卻越發現人類與AI差異。
如同擅長近未來作家林新惠提及的“AI沒有創作欲望”得仰賴指令創作,但她與林新惠想創作,都是因為有內心有強烈想對世界說話的欲望,“每個人欲望存在不同地方,有沒有了解這個『欲望』從何而來,自覺這個問題,或許就能解決AI與人類的矛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越戰照片"裸奔女孩" 作者另有其人?
- 頂刊論文驚現臓話,罵的還是第二作者,期刊回應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刷屏了!巨大的雙彩虹橫跨大溫哥華
-
- 盡管成本高 溫哥華批准永久性標志
- UBC女保安慘死 嫌犯又這樣開脫了
- 加國移的民!78歲老頭涉嫌性侵幼女
- 大溫附近男子被狗咬傷後被棄路邊
- 帖子瘋傳:大溫不安全看好你的孩子
- BC省府麻煩大了 這法案反對聲一片
-
- 公寓市場正在放緩 買家都去哪了?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拜登確診這癌晚期 為啥沒有早發現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住房危機 大溫超過2千套公寓空置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