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01 | 來源: 自由亞洲電台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計劃生育 | 字體: 小 中 大
2024年10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具體的《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幹措施》。
為時已晚的補救政策
中國的生育率在1991年就已經低於更替水平,至少當時就應該停止計劃生育了,峰值人口達不到16億。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生育率只有1.22,意味著下一代人減半,但是生育率被篡改為1.8。2000年中國政府發布了陸傑華等人起草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中國21世紀人口與發展》(白皮書),認為“實行計劃生育仍有相當難度。任何政策的偏差、工作的失誤以及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都可能導致生育率的回升”;預測繼續獨生子女政策,中國的總人口到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16億。
由於計生委和主流人口學家錯誤的預測,使得中國政府到2014年才像擠牙膏一樣相繼出台單獨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結果全部破產。比如實行全面二孩後,根據官員誇張的數據,2018年的生育率只有1.5,遠低於官方2016年預測的2.09、2014年預測的4.5、2012年預測的4.4。
到2021年,中國政府依然是擔心人口過多,認為三孩政策“能夠大致實現我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而“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是不可行的”,因為會“導致人口過快增長,重蹈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口過快增長的覆轍”。但是即便根據官方的數據,2023年的生育率只有1.0,其中上海、黑龍江等省只有0.6,遠低於官方2016年所預測的1.75。而要“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則需要生育率達到2.1-2.2的更替水平。
鑒於嚴峻的人口形勢,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終於提出要“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這次推出了具體的措施,但是為時已晚。
在邏輯上也很滑稽,因為中國至今還沒有停止計劃生育,還只是放開三孩,一方面繼續控制人口,一方面卻又在鼓勵生育。比如北京一位網友反映她生四孩後無法享受北京市60天的生育獎勵假,她丈夫也沒有陪產假,給孩子上戶口也費盡周折。雖然現在不擔心被開除了,但是在評職稱等方面仍然受到歧視。
這次政策缺乏想象力
中國在鼓勵生育上面臨三大難題:
第一,心理上,不願生。幾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除了生理上絕育外,還實行了“文化絕育”,改變了幾代人的生育觀。中國大陸的社會發展水平落後台灣近二十年,但是實際生育率卻已經與台灣相當了。香港的調查顯示,香港男人、女人2017年平均希望生育1.61個、1.59個孩子,2022年平均希望生1.45個、1.47個孩子,但是2017年、2022年的實際生育率只有1.12、0.70。而2021年中國官方的調查顯示,中國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只有1.64個,作為生育主體的“90後”、“00後”僅為1.54個和1.48個,意味著今後中國的生育率將很難穩定在0.7。
輸卵管結扎後復通術成功率不高(除了手術的原因外,還因為很多婦女其實已經喪失了生育能力)。而“文化絕育”後的“文化復通”,幾乎是難以登天。中國政府這次在“不願生”上沒有出台任何措施,因為政府無能為力。
第二,物質上,養不起。中國實行幾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得各項社會、經濟政策都是圍繞主流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進行的,難以逆轉。比如中國家庭可支配收入只占GDP的44%,而台灣占59%,美國占73%。2020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值是GDP的4倍,而美國只是1.6倍,日本也只是2.1倍。2023年6月中國青年失業率飆升至21.3%後,政府一度不敢公布,用新方法公布的失業率仍是日本的三四倍。中國年輕人甚至找不到工作養活自己,更別說結婚生子了。可見,中國比台灣、日本更加養不起孩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反思計劃生育:男比女多3000萬,注定要出大問題
- 中國女留生在家偷偷生娃 還生三個
- 溫村要全部裝水表 豪宅被批占便宜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 博勵治承諾將取消資本利得稅上調
- 尹大衛:關稅將致BC丟失12.4萬職位
- 多重住宅 大溫這市推多個樣板設計
- 中國副主席家族的溫哥華超級豪宅曝光
- 確認了:周末跌破0℃!溫哥華冷爆
- 劉濤帶兒女聚餐,16歲紫嫣氣質像媽,體型像爸
-
- 點評:降息房價大漲,你可能想多了
- 特魯多和各省長召開會議:准備強勢回擊川普威脅
- 他懂中文 涉華履歷豐富…是川普美中科技戰關鍵人選?
- 太慘! 加國2.8萬人去年等治療等死
- 潑天富貴 國外抖音網紅瘋湧小紅書
- "華人第一人"謝霆鋒演唱會官宣,票價親民
-
- 差點死去!BC女子等腸鏡檢查被急救
- 一旦發了啥敏感內容…小紅書這樣下去要完蛋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黑鷹+無人機 加拿大重兵邊境巡邏
- 不會說話的女生都來學學劉亦菲(圖
- 宰自己人 中國米其林三星餐廳在日本給中客AB菜單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