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26 | 來源: 城市的地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上海有關部門也“辟謠”,網上流傳的房屋養老金繳納辦法是假的。至少目前來看,這次是“虛驚一場”。
其實我想的是另一個問題:城市的住宅,真的需要“養老”,而這個“養老”的開啟,也標志著城市走向成熟。
在紐約訪學的最後幾天,我參觀了一個朋友新買的房子,就在哥大旁邊。房屋很漂亮,大廳的保安穿白色制服,很帥氣,據說平常能幫業主處理不少事情。
據說,這棟公寓樓今年將迎來它的百歲生日。這麼一算,它誕生在上世紀20年代,正好是美國的大蕭條時期,那時紐約的房地產行業一定不容易。
昨天看到有人討論中國住宅的壽命,有說30年有說50年的,而住宅的產權是70年——似乎都很短暫,就沒人設想,它應該可以長久?
一棟大樓超過100年,是了不起的事情。它要經歷很多輪的維護、更新,到底誰來出錢呢?我猜在美國,這主要還是業主自己出。
比建築、設備更新更重要的是“人的更新”,一百年要經歷好幾代人,很多房子都多次轉手。
一個類似業主委員會的機構,能夠一直運轉,而且非常絲滑、高效,決定著大樓的大部分事務,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自治”。
一個人要買進這樣的住宅,光有錢還不夠,還要接受業主委員會“面試”,符合社區的文化調性。
朋友購買之前,一位商人就是面試失敗,朋友才有入住的機會。作為業主她還必須承諾,至少在幾年內,這房子只能自己住,不能出租。
我認為這就是“都市性”。都市不是鋼筋混凝土,而是人的聚集;它不僅是各種“空間”,還包括“時間的藝術”。一個到處都是“老房子”,但是又安全、便捷、舒適的城市,才算是真正的“都市”。
中國城市開始進入“維護時代”。過去人們買房,似乎並沒有“恒心”,或者期待它升值轉手,或者想象著拆遷賺一筆,仿佛房屋的壽命是有限的,而人可以長生不老。
事實正相反。人的生命只有幾十年,而房子可以長久。當城市終於拆不動,而炒房也喪失動力的時候,“城市化”終於開始了。
當然,誰出這個錢,如何管好這個錢,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政府沒有無窮的能力來照看好每一棟房屋。
它甚至不僅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最終還是要走到這一步:一個社區如何決定自己的事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不是呂布關羽 他才是三國最強戰神
- 蔡瀾無子女 奢華養老賣樓長居酒店 請8人日夜照顧
- 鮑威爾:如果不是川普關稅 Fed原本今年降息
- 上海奶奶們時尚街拍爆紅 平均70歲
- 大溫本周末各項豐富多彩活動匯總
-
- 加國購房負擔能力達到三年來最佳
- 插入子宮的銹釘:提格雷女性遭受駭人聽聞的性暴力
- 一個普通人,為何如此潦草過完一生?
- 不忍了!森林北回懟網友,自嘲是汪峰歷任女友裡最差的
- IHOP為慶祝國慶日推僅售56分松餅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 太陽報:特裡皮爾5月曾與成人女星約會,同赴夜店至凌晨三點
- 中國展示"肌肉":稀土出口降至零
- 大溫南亞裔社區勒索猖獗 省府出招
- 美以威脅暗殺哈梅內伊 伊朗向聯合國抗議
- 51歲萊溫斯基首度剖白禁忌之戀:一場權力不對等的青春
- 這個國家全國超1/3人口申請移民澳洲
-
- 美債會成為被中國掐在手中的"軟肋"嗎?
- "7月大災難"預言瘋傳 日本飯店訂房退光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大溫去公園和步道小心 偷汽車激增
- 溫哥華街道改這名 居民改地址麻煩了
- 虎鯨頻現溫哥華 鐵人賽也來湊熱鬧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