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12 | 來源: 馬江博說趨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次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訪華的時候有一個特別小但很重要的細節,就是財政部跟美方特別提到:中方正在謀劃和實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
這是今年第三次這麼說,前兩次分別是:
一、3月初兩會上,最高層在江蘇代表團上提到;
二、3月底中國發展論壇後,最高層會見美國工商界代表時提到;
兩個月三次提,頻率有點高,場合也很隆重。再加上期待的三中全會一直還沒舉行,經濟的全面深化改革真的要來了?
而觀察這三次的場合、對象、說話主體,不難發現,三次提及分別代表改革的三大核心方向:
新質生產力、高水平對外開放、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
前兩個我跟粉絲已經說過很多了,今天重點講講最後這個財稅改革。
今天的很多社會問題,其實早在三十年前的財稅改革時就埋下了種子。
資料圖
1994年以前,財政體制叫“大包幹”,每個省自己選擇包幹方式跟中央協商繳納稅收。一開始還搞得不錯,但後來越走越歪,各地想著法兒逃避交稅給中央,陷入央地博弈的怪圈。
幾年下來,結果就是:地方富得流油,中央吃糠咽菜。甚至出現了財政部向上海、廣東借錢的鬧劇。
高層一看,這絕對不行,都被地方牽著鼻子走,那中央的權威還在哪裡?!
因此,1994年,分稅制改革橫空出世,最重要的就兩條:
中央拿走地方稅收的大頭,比如增值稅的75%歸中央(原本是100%歸地方)。
不管地方夠不夠錢,都必須交給中央,中央看情況給你們轉移支付。
好處很明顯:中央富了,也重新確立了權威,宏觀調控能力也強了。
這對後來我們建設國防、國家重大項目和應對經濟危機、汶川地震等大沖擊提供了強大財力保障。
壞處也很明顯:地方的錢少了,事卻一樣沒少;財權、事權和支出責任不匹配的矛盾十分尖銳。
因此逼得地方政府千方百計地搞錢,打開了這30年來的三個潘多拉魔盒:
1、土地財政。地方政府通過土地資本化和土地金融化,透支未來以滿足當下,催生出高地價高房價,釀就了樓市泡沫。
2、城投基建。地方通過“大幹快上”的城投負債模式,搞起基建競賽,快速拉動GDP和稅收,但債務卻也堆成了雪球,如今,顯性債務38萬億,廣義隱形債務估計超過100萬億。
3、招商引資。上面兩個都老生常談了,重點說說這個。分稅制改革後,地方稅的最大頭就是企業稅,而居民能貢獻的稅收很有限。
而且同等投入下,企業稅收立竿見影,居民稅收見效很慢;
結果就是,地方政府把大部分資金資源都用於對企業的扶持,而相對忽視了對居民消費能力的培養。重企業而輕居民,重投資而輕消費。
結果是產生了今天“一邊各地產能嚴重過剩,一邊內需不足、居民沒錢消費”的窘況。
這三條路,可以說,全部都走到頭了,也是這一系列棘手而復雜的問題的直接推手。
土地財政是為了擴大地方稅收,招商引資是為了擴大地方稅收,城投負債是擴大投資來擴大稅收,一切的矛頭其實都是指向了地方稅收這一最關鍵的抓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川普發帖震醒全球 世界被帶入歷史性決戰
- 將呈現歷史性瘋漲 摩根大通最新預言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大溫車禍華裔慘死 嫌犯就這樣放了
-
- 買房時機!貿易戰哪些市房價跌幅大
- 車曉離婚13年:熱衷美食、化妝,活成了中年少女
- Tim Hortons與這巨星聯合推早餐
- 絕大多數加國人寧願在本國公路旅行,也不願前往美國
- 影後金雅琴患雙癌離世:獨生女兒4婚4離,她氣...
- 50萬花落大溫 Lotto Max周五8千萬
-
- 省長這樣稱溫村街頭襲擊犯 引爭議
- NDP選舉慘敗 今晚要選出臨時黨魁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美名校貴不可攀 引爆夾心階層危機
- 多個大國無視中共紅線! 北京體面遭踐踏
- 越南與美國關稅談判在即,首輪對話定於5月7日
-
- 中國決定"談判" 小粉紅崩潰:說好抵抗到底呢?
- 英媒:比黃金還珍貴的月塵從中國運抵英國
- 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的是什麼?
- "太濕了先暫停一下" 人妻偷吃小王簡訊被發現
- 溫市中心將聳立315米高樓 BC最高
- 爆四中全會變局: 元老集體逼宮習 他任總書記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