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18 | News by: 一苹新闻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不只是化学添加物,包装过程都会释出毒素。
earth.com报道,根据《Nature Medicine》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来自包装材料的合成化学物质,而这些潜藏的污染来源,正悄悄影响人类健康。超加工食品是指经过多道工序制成、添加大量人工成分(如色素、香料、乳化剂、防腐剂等)且与原始食材差异甚大的食品,例如洋芋片、热狗、速食面、冷冻微波食品、甜味麦片、瓶装奶茶等。
这份研究由非营利组织“食品包装论坛基金会”(Food Packaging Forum Foundation)主导,现代食品在运送、加工、包装与加热过程中,会接触到塑胶、金属与纸类等材料,这些“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中的化学物质会在无形中转移到食物上。
每一道工序都可能“加料”。研究指出,食物从工厂到餐桌,会历经以下四个阶段,每一关都可能造成化学污染:
运输:食物被储存在内层有塑胶或合成涂层的容器中,化学物质可能渗入内容物。
加工:金属与塑胶制的机器与食物接触,使污染风险升高。
包装:看似无害的铝罐、塑胶盒与纸盒,其实都是合成物质可能进入食物的“传送带”。
加热:将塑胶包装的食品微波加热,更可能促进化学物质的释放,让污染物直达餐桌。
其中包括双酚类(Bisphenols)、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与全氟烷基物质(PFAS)等,这些合成物质与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谢异常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报告称,超加工食品不仅含有人工香料与防腐剂,其包装与制程本身也是污染来源,“这些食品在生产过程的每一步几乎都会与合成材料接触,因此比天然食品更容易吸收化学物质与微塑胶。”
研究呼吁,现行法规明显落后时代,多数只针对已知污染物进行检测,对尚未识别出的潜在新型化学物质与微塑胶,缺乏监管与检验手段。
这份研究认为,包装的本意是“保护食物”,但如今却可能成为污染源头,因此呼吁全球政策制定者尽速推动更安全、可持续的食品包装改革。
研究总结表示:“我们需要的是一套整合人类与地球健康的政策框架,不仅检测个别化学物质,更应全盘检视整体污染风险,使用现代化检验技术,守住食安防线。”-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川普突然强硬真正原因:觉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 《亮剑》日军为什么会厚葬骑兵连?毕竟他们可都是自己的敌人
- 46岁小鲜肉收割机萧亚轩坐拥10亿 如今咋长这样?
- 清华博士不顾父母下跪哀求 执意出家为僧 如今…
- 温村著名地标惨变"堵点" 网友吐槽
-
- 了解BC省这些交通违规行为和罚款
- 下周大温上空将举行免费飞行表演
- 魔幻的对照:大连女学生李某VS"南京红姐"
- 周末大温超市优惠抢先看 扫货指南
- 温哥华牙医 采用先进技术最新设备
- 大温本周末活动 华埠节+太阳狂欢节
-
- 参赛时遭遇车祸 大温华裔不幸不治
- 特鲁多和儿子在BC旅游 去了这些地
- 泽连斯基称俄使用近600架无人机袭击乌克兰
- 剩饭照吃 40℃不开空调:老一辈抠门刻进骨子里
- 王毅用"4个关键词"概括中美关系下一阶段
- 茅台1935价格跌破600元 较高位时暴跌69%
-
-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 深度解析"团派团灭"与李克强之死
- 李斌是下一个贾跃亭?蔚来爆亏1300亿,负债率达93%
- 1/3加国人有这问题 疫情使其加剧
- 奇迹!男子在温哥华岛失踪经历磨难
- 持绿卡返美被拒 加国川粉男裂开了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