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08 | News by: TAAF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亚裔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这份报告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民众如何看待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岛民的权威年度调查”,具有全美代表性的多族群视角研究,启动于2021年。今年,在征集到4909份答案后,得出的结论竟然包括:
40%的美国人怀疑亚裔美国人对美国的忠诚度(2021年这个数据是21%);
超过25%的美国人认为华裔是美国国家安全及社会的威胁;
40%的人支持限制持中国护照的人购买土地;
56%的美国人支持二战期间对日裔的拘禁;
63%亚裔预计未来五年可能遭遇种族歧视;
25%美国人与亚裔零社交往来;
53%美国人仍无法说出任何相关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政客了解亚裔社区相关信息的比例从2021年6%升至2025年14%,等等。
尽管川普总统上台后令美国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有所动摇。但是,考虑到多年来中西方的对立、西方媒体的宣传及疫情以来仇亚歧视的全面爆发等现实因素,这份报告无疑可以作为多个国家社会问题的风向标。面对这些残酷的统计数字,各国华裔社区应更加深刻地思考如何应对,并付诸行动,否则很容易成为突发性重大社会事件的受害者。
作为多元化的社区(宗教、语言、文字、意识形态等多元),很难判断“所有亚裔(华裔)”的忠诚度,但是毫无疑问,华裔社区成员中有很大的比例是有意愿、并已经在定居国扎根,在文化上与祖籍国保持一定程度的关联,在政治上独立于祖籍国——这些人对定居国的忠诚度不容置疑。
对这部分人,用过去惯常的、站在中国视角的“海外华人(Overseas Chinese)”来称呼已不再适用,而应该用“华裔(Ethnic Chinese)”,或者更形象的称其为“已经扎根定居国的华人(Rooted Chinese)”——借鉴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官方用法,可以采用“华族”来称呼。
华族是定居国的一个民族。华族既不是祖籍国国民的”海外延伸”,更不是”文化弃儿”,而是形成了”文化延续-政治独立”的新型认同模式。他们的身份不是渴望被召唤的游子,而是扎根于定居国的积极建设者与文化共创者。
文化层面,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中文和华夏习俗,延续节庆传统,维系着文化记忆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他们积极融入所在国的文化环境,形成独特的混合认同。同时,他们将部分华夏文化带入到所在国的文化,促动多元文化的发展。政治层面,华族以所在国的国民身份参与社会事务,认同所在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而不再受祖籍国政治议程的影响。在政治认同上完成了从”侨居者”到”定居者”的转变。
清晰的身份定义对于定居各国的华裔移民益处良多。
在个人层面,它有助于缓解文化撕裂与身份焦虑,使个体能够更坦然地面对“我是谁”的问题,增强心理安全感与文化归属感;在群体层面,能够凝聚共识,促进代际传承,同时摆脱“华侨”、“海外华人”等历史性标签所附带的依附性与模糊性;而在社会与国家层面,一个不以“侨”、“回流”、“外国人”为中心的新身份表达,有助于华族以平等主体的姿态参与居住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建设,也让主流社会更准确理解并尊重这一群体的历史、贡献与文化特质。
对于本年度TAAF民调所暴露的华裔社区面临的尖锐的社会矛盾而言,“华族”身份的强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定居国社会对华裔社区忠诚度的怀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FBI悬赏2.5万美元 通缉一亚裔男子 是危险人物
- 亚裔男在大温网红瀑布失踪 搜寻停止
- 参赛时遭遇车祸 大温华裔不幸不治
- 卡尼裁员将裁到外交部 外交官困惑
- 为什么加拿大公寓市场正出现危机
-
- 《以法之名》再出巨大漏洞,柳韵被严重降智,一个降价房就被收买
- BC省山火21%失控 数十户居民疏散
- 宗馥莉给父亲立的墓碑有"玄机"!留她母亲的位置,打破离婚传言
- 亮剑:李云龙向来跟政委不合,为什么对赵刚却从厌弃变成了知己?
- 兰里地产专家 多年兰里地产经验
- 娶妻当娶贤,郭晶晶让霍启刚婚后步步高升
-
- 法国男子纵火成瘾 15天烧山31次,停不下来
- 泽连斯基称俄使用近600架无人机袭击乌克兰
- 震惊!联邦3年要省250亿大裁员要来
- 普京坚信乌克兰即将总崩溃 夙愿马上实现
- 卢比欧考虑在马来西亚会晤王毅 美中互动备受关注
- 被医生建议"死去"的患者:不给治疗、不让转院...
-
- 王毅用"4个关键词"概括中美关系下一阶段
- 俄外长在朝鲜见了金正恩,还回答记者11个问题
- 突发!特朗普变卦 对加国征35%关税
-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 华人女子回国,刚下飞机就不幸身亡,只因忽略...
- 大陆高温奇闻:鸡蛋2天孵出小鸡 地里玉米成爆米花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