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9 | 來源: 加美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940年代末,歐洲和日本的工業能力被嚴重破壞,美國占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制造業產出,世界各地大量依賴美國的商品。
去年,美國的制造業產出只占全球的略高於十分之一,而且商品進口比出口多出了1.2萬億美元,讓川普非常不滿。
川普希望通過在美國龐大的市場外築起關稅壁壘,迫使企業將生產遷回美國,讓美國再次成為制造業強國。從制藥巨頭禮來公司,到電氣設備制造商施耐德電氣,最近都有企業宣布計劃響應川普。4月28日,IBM也加入了行列,宣布將在美國投資制造大型主機和量子計算機。
然而,包括百事公司和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公司在內的其他企業則警告說,關稅將擠壓他們的利潤。
川普低估了企業將工廠遷回美國的困難,也沒有意識到他的政策可能產生的各種反效果。
首先是勞動力供應問題。
美國生產工人的平均工資是中國的兩倍多,是越南的近六倍。但即便如此,高工資仍不足以吸引足夠多的美國人進入制造業。
美國人口普查局最近的一項工廠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工廠表示,勞動力供應不足導致他們無法滿負荷運轉。
希望在美國制造的外國企業負責人抱怨,熟練工人稀缺,例如焊工、電工和機械操作員。本月,台積電首席執行官魏哲家表示,公司在亞利桑那州生產芯片的努力“受到當地勞動力短缺的限制”。
指望自動化解決問題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川普的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最近堅稱,“數百萬、數百萬工人用小螺絲組裝iPhone的大軍”將很快回到美國,屆時可以通過自動化完成。
然而,美國制造業實現機器人大規模應用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2023年,美國每萬名制造業工人中僅有295台工業機器人。盡管比2020年的255台有所增加,但遠低於中國的470台和韓國的1012台。
與盧特尼克的說法相反,據稱蘋果計劃將在美國銷售的iPhone轉到印度組裝。
建設工廠的難度是美國制造業面臨的第二大障礙。
過去四年,經通脹調整後,美國工廠建設的年化支出翻了一番,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前任政府向芯片制造商和綠色技術企業提供的補貼。然而,許多新建項目被拖延甚至擱置。
歐洲化學品公司索爾維,暫停了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用於半導體生產的電子級過氧化氫工廠的計劃。美國芯片部件制造商Pallidus取消了在南卡羅來納州建廠的計劃。
這反映了美國建築行業的困境。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奧斯坦·古爾斯比和查德·西弗森在2023年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建築行業的人均產出比1960年代的峰值下降了40%。他們將原因歸咎於過度監管、鄰避主義以及缺乏按時交付項目的激勵等因素。
近年來,建築業也遭遇了勞動力短缺。
與此同時,美國現有工廠也在老化。全國大約5萬家制造工廠中,有一半以上建於30年前;平均廠齡約為50年。
美國建設能力的不足還導致基礎設施老化和負荷過重,這是制造業發展的第三大障礙。大部分電網建於20世紀60至70年代,已接近或達到使用壽命終點,這是停電日益頻繁的原因之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出走美國40年的制造業 能被關稅帶回來嗎?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他把博勵治拉下馬!就靠兩年來堅持做這一事
- 卡尼新政府任期開始 五個關鍵日期
-
- 太陽馬戲團首場冰上演出門票促銷
- 巴菲特的五句名言 或許會改變你的財務未來
- 唐國強壯麗現身!61歲壯麗穿長裙頭發烏黑濃密
- 哈佛:每周超過3.5杯牛奶 肝癌風險提升45%
- 溫村街頭襲擊受害者捐款 小心有詐
- 日本76歲男議員去夜總會暴踢中國女店員!鮮血滿地
-
- 加國最富省鬧獨立 拿到公投簽名數
- 沈觀健:全面審查溫市活動安全措施
- 自由黨"很謹慎樂觀" 早期結果證實
- 溫村11死慘劇 警方公布死傷者細節
- 華裔女富豪放話:已正式對加拿大百年老店出價
- 一群華人中餐館吃飯當眾被搶 警方秒結案
-
- 熱貼:川普百日維新 只差一事就完美了
- 最新民調:82%美國民眾視台灣為獨立國家
- 加國2城市躋身全球最富有城市之列
- 汪小菲馬筱梅失算了!為小玥兒慶生致輿論翻車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大選後加國政壇大洗牌 他辭去黨魁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