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5 | 来源: 红星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AI生成漫画 图据环球时报
美国科学家人心惶惶
有人连夜下载数据
据报道,佛蒙特大学地貌学家比尔曼表示:“我从事科学研究近40年,从未见过这般景象,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我和同事以往把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收集的研究数据,都放心地保存在政府支持的数据库中。但现在我开始怀疑,那里是存放数据最安全的地方吗?”
随着数据删除范围的不断扩大,科学家们的焦虑情绪愈发浓重,这场由政府改革引发的“数据危机”已然让科研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数据专家兼非营利组织“开放环境数据项目”(OEDP)的科学研究员,凯茜过去6个月里频繁收到数据将被删除的紧急通知。她无奈地说:“我经常大半夜收到消息,然后连夜下载数据。”凯茜还表示:“令人心碎的是,许多科学家会联系我们团队,迫切地询问自己研究积累的数据能否得到保全。那是他们的心血,所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据报道,凯茜团队近期存档了涵盖美国洪水灾害、温室气体排放等多主题的数据集。OEDP计划再招募100人,以保存空气质量、珊瑚礁等各类数据。值得注意的是,非营利机构“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称,从政府网站删除科研数据并非特朗普政府首创。拜登(专题)执政期间,美国环境保护署也曾因成本问题计划删除在线档案。
此前据央视新闻报道,面对特朗普政府不确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与此同时,一些国家正利用这一机会从美国吸引新的人才。(相关报道>>1900名科学家抗议美政府“重创”科学事业 公卫领域预计将裁员上万人)
科技日报:
封锁数据库卡不住中国科研的“脖子”
据科技日报此前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文件,宣称自2025年4月4日起,禁止位于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受关注国家的机构访问NIH受控访问数据库。
科技日报评论认为,现在没有人会怀疑建设或应用我国数据库的紧迫性,NIH的封锁必然会使我们的相关工作大大提速。我国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多样化的民族和地域差异,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机构,极其卓越的基因测序、超级计算、云存储、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庞大且高质量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队伍。无论是从基因资源的丰富性、采集的便利性,还是测序和科研能力上看,我们都有能力建立起全球领先的生物基因数据库。NIH的封锁,绝对卡不住中国科研的“脖子”。
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与稀土、石油等传统资源类似,也已经成为国际力量角逐的重要领域。NIH对华封锁数据库提醒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据战”的可能性。当我们实现了数据上的自立自强,再也没有谁还会提出对中国封锁数据库,因为这不是在遏制中国,而是要将自己与全球最具规模、最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脱钩。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综合环球时报、央视新闻、科技日报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伊朗炸以色列「中科院」 科学家16年心血全毁
- 比银河系还长!这一幕震惊科学家
- 伊朗"紧急会议"惹祸? 至少20将领14科学家遭斩首
- 稀土这么厉害 习为何没早点对川普打出这张牌
- 加国两大航空为父亲节推出大促销
-
- 突发 车辆坠入斯阔米什河一人失踪
- 谷歌警告20亿Gmail用户:赶紧做这事
- 上海电影院一夜,最帅十大美男洗牌?
- 亮剑!中小学最严红线来了减负加码
- 温哥华汇款/外币兑换 汇率最优安全
- 蒙面人试图偷加国省长车 四人被捕
-
- 若有"这状况"、油价恐飙破每桶120美元
- 1993年,88岁的陈云要求紧急停播一部热映电视剧,央视:马上停播
- 加国5月房市升温 销量涨价格持平
- 任正非在《人民日报》发出的信号
- 活不起?一批北美陪读妈妈加速回流…
- 台网红"馆长"深夜返台,称赞大陆民众对台湾友善
-
- 哈梅内伊准备后路,一旦失败将流亡俄罗斯?
- 重磅!温市府推新措施缓解开发压力
- 温哥华牙医 采用先进技术最新设备
- 希拉里也发对比图,嘲讽特朗普"低能量美式阅兵"
- 加国公务员惨了! 一个月裁2.1万人
- 涉外官员: 中国认知战由"战狼"转向"亲台"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