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5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北京 | 字體: 小 中 大
滙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纷xγ瘢‵rederic Neumann)表示,近幾十年來,中國充分利用了勞動力豐富的優勢,成為全球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主要制造國,「如今游戲結束了」,北京如今可能自己也面臨加入WTO後,給先進制造業國家帶來的「中國沖擊」,當時訂單大量從成本更高的地區,轉移到廣東和中國其他省份的低成本工廠,而今工廠已轉換至越南和印尼等出口激增的國家。
常州大學、鹽城師范學院和河南大學的學者對2011年至2019年紡織、造紙、印刷等中國12個勞力密集型制造業的分析發現,這段期間平均就業人口縮減約14%,相當於減少近400萬個工作機會。《金融時報》對2019年至2023年中國上述12個產業的分析發現,就業機會進一步減少340萬個。
哈佛大學甘乃學院研究制造業衰退,對勞動力影響的韓森教授(Gordon Hanson)研究顯示,2013年中國在10種勞力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市占率達到40%高峰,到2018年美國關稅開始發威後,就降至32%以下。即使是需要先進工藝的產品也無法幸免,在美中關系緊張下,許多中國和外資企業,都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而主要受益者是東南亞國家。
麥肯錫報告指出,2019年至2023年間,越南和印尼的出口,年復合成長率分別達8.2%和12.3%;官方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兩國共增加1000萬個制造業就業機會。
面對勞力密集型制造業工作流失和經濟成長放緩,北京當局的對策,不是發展消費驅動型經濟和服務業,而是推動大規模自動化和推出所謂的「新質生產力」;但分析師指出,高科技出口產業的勞力密集程度較低,且無法提供足夠的新機會來吸收過剩勞力。
當過剩的非技術工人,被擠出日益自動化和需要更高技術的行業時,他們可能面臨失業,或者工資陷入停滯或下降,進而抑制需求並阻礙經濟成長,最終會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失業率上升、犯罪率上升和社會動蕩,勞動力兩極分化的國家,也會遭遇政治不穩定。
香港(专题)非政府組織「中國勞工通訊」就記錄到,去年中國制造業發生了452起抗議事件,創近10年來最高,主要原因是工廠倒閉、搬遷和欠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長得丑演技還爛,滿臉寫著"關系戶"的5位演員
- 李克強做對了!關稅戰下,習最忌諱的一幕再現
- 喜訊 這批人可申請免費牙科福利了
-
- 太恐怖 活蟹這樣煮美食網紅引眾怒
- 特朗普:今天不會取消對加國的關稅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中國第一車模"現狀:嫁加國富商,容貌大變
- 哈德遜灣資產出售吸引了17份報價
- 網友實拍溫村馬拉松比賽 歡樂多多
-
- 英媒:比黃金還珍貴的月塵從中國運抵英國
- 卡尼新內閣即將出爐 看年薪多少?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趕緊加油!本周大溫油價就要起飛
- 加州兩大煉油廠宣布關閉 真要全民換電車?
- 能幹擾F-22的"陣風"戰機 為何逃不過中國導彈
-
- 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的是什麼?
- 歐中建交50年:從雙贏到"制度性對手"
- 蓋茨擬捐幾乎全部身家 斥馬斯克殺最貧窮兒童
- 拒絕出席 三胖和普大帝鬧掰了(圖
- 多個大國無視中共紅線! 北京體面遭踐踏
- 中國憂心"2下場"!選擇對美讓步(圖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