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3 | 来源: 小花生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字体: 小 中 大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妈妈,她在北京奋斗了20年,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户口。然而,为了儿子的教育,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一切,带着初中生儿子踏上了欧洲留学的探索之路。
这一路跌宕起伏,充满了惊吓与惊喜,最终他们成功在西班牙开启了留学之旅。
她回顾这段经历,内心无比感慨:所有付出和辛苦都值得!
我们两代人通过不停地迁徙,改变了家庭命运。想当初,儿子是见到主任都是低着头赶紧跑开的孩子,内心极度不自信。改变如此巨大,越来越有自信,每天很快乐,感觉为此付出的辛苦和代价全部都值得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那份勇气与决心,以及留学路上的点点滴滴。
我是靠谱姐(@靠谱姐西班牙鸡娃日记),十四五岁时,父母从乡镇迁到城市,改变了我的命运,“树挪死人挪活”的理念开始刻在我的血液里。
在儿子十四五岁时,我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从北京互联网大厂裸辞飞往欧洲,申请10所希腊国际学校被拒后,转战西班牙,收到10封offer,顺利入学西班牙马德里国王学校,看似不靠谱,但每一步尽在我的掌握之中。
1.
我的妈妈就曾为了孩子的教育
换了城市
1978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下面的一个小村镇里。爸爸妈妈是事业单位驻外工作人员,地处乡镇,条件非常艰苦。我在当地的一所镇中心小学上学。
作者和儿子在凡尔赛宫前
在我十四五岁时,爸爸妈妈获得了去县级市同个系统的工作的一个机会,但条件是:妈妈失去晋升机会。妈妈是单位的培养骨干,前途一片光明。很多人都劝我妈妈不要去。
但妈妈为了孩子的前途,毫不犹豫牺牲自己升职机会,选择了教育环境更好的城市。
在妈妈的思想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只有这样,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事实证明,妈妈的思想非常正确,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出国前再去看一次故宫
进城后,我插班到一所普通中学上初一,学习环境好了,我的学习成绩快速提高。中考时,我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阿城一中。
1998年高考我考上了黑龙江省的重点大学黑龙江大学,并且如愿进入了我最喜欢的新闻专业。那一年“211”这个概念刚诞生3年,“985”这个数字才刚刚被提及,省重点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不错的了,我自己非常兴奋,爸妈也为我感到自豪。-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拿了好处仍说"不" 巴西拒绝北京筹谋
- 震耳欲聋发言,蓬佩奥又让北京不舒服了
- 在北京,面馆才是中年男人的精神码头
- 肖战新剧被人民网点评,言辞犀利,说进观众心坎,让多少烂剧脸红
- 智商爆棚 大温"宅男"华裔小哥火了
- BC男子中50万 称像钓上一条大鳟鱼
-
- 没想到竟是夫妻 这5对明星夫妻太让人意外了吧
- 正午阳光出品的10大巅峰剧,《琅琊榜》仅排第三,榜首实至名归
- 自由党又丢一席 多数政府还有戏吗
- 54岁"雪姨"王琳荣获英国黑池舞蹈节第3名
- 大温房市新现象:房源多买家看花眼
- 温哥华地产经纪 经验丰富诚信可靠
-
- 有的部门已经瘫痪,解放军中人心惶惶
- 美国前总统拜登患癌,中文互联网一片幸灾乐祸?
- 终于!大温新超级港口建设开始招标
- 有利买家 加拿大房价正进入调整期
- 中国出口稀土需填写最终用户,进一步封堵漏洞
- 朝鲜派兵援俄惹祸:乌克兰或向国际法院起诉金正恩?
-
- 真要"弃"台?卢比欧:台自卫能力成吓阻关键
- 温哥华牙医诊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务
- 报告称大温4月份公寓销量下降20%
- 唉!温哥华又被贴上最不想要的标签
- 加国惨 财政状况恶化超其它G7国家
- 梅德韦杰夫警告:这是乌克兰最后的机会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