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2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一個新發布的商業風險評估報告說,中國侵台風險正在快速升溫,企業應該立即進行應變計劃的投資,避免受到供應鏈可能中斷的影響。
美國網絡安全咨詢公司“記錄未來”(Recorded Future)威脅研究部門Insikt Group星期三(2月12日)在一份關於中國的最新《威脅分析》(Threat Analysis)中指出,雖然中國侵台目前不太可能發生,不過政治、經濟與軍事趨勢顯示,到2027年,中國領導層“可能會認為可以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考慮發動入侵。”
“企業現在應開始進行准備性投資,以制定應對台灣可能遭受入侵的應急計劃,特別是如果它們在台灣或中國運營、嚴重依賴亞洲的供應鏈或航運,或位於可能反對中國地緣政治目標的國家。”分析說。
短期侵台可能不大 長期風險增
分析稱,盡管目前在2025到2026年的短期內中國侵台可能性不大,不過影響該部門評估的因素正在快速轉變。
“從2027年到2049年,入侵的風險很可能會持續增加,雖然入侵的發生並非不可避免。短期內,中國幾乎確定它將繼續目前的脅迫行動,包括實施主要的軍事演習和侵入台灣附近的海域和空域,同時謀求逐步升級這些低於入侵的脅迫行動,”分析說,中國還可能展開暫時性以執法為主的隔離行動,並對台灣關鍵基礎設施展開網絡幹擾行動。
這份21頁的分析報告提到,除非發生特別的誘因——例如台灣如果宣布正式獨立——中共領導層很可能會繼續專注於改善國內狀況,並加強應對與美國緊張關系、可能入侵台灣或與其他外國的沖突,例如在南中國海的問題上。
和平統一仍為北京主要策略
報告列出短期內中國不太可能侵台的幾個重要發現,包括:
·中國幾乎確定會延續他們偏好的“和平統一”,並很可能繼續投資於結合經濟誘因與脅迫元素的雙重策略;
·中國經濟正面臨挑戰,這些挑戰很可能成為領導層關注的重點,他們正在努力實現國家復興;
·即使解放軍已取得成功侵台必要能力的一些進展,但中國軍隊持續在某些領域受到的限制,顯示它還沒有達到入侵台灣的准備;
·中國領導層還很可能還沒有開始告訴其人民為戰爭做好准備,人民對戰爭的支持程度可能還沒有達到中共希望在下令入侵前具備的程度;
·盡管台灣的長期民意趨勢對中國的目標不利,但自2020年以來的民調結果可能使中國領導層認為,其戰略在短期內正在發揮作用,遏制台灣民眾對獨立的偏好。
侵台風險快速增加
雖然中國短期內歲不致侵台,但支持此一《威脅分析》關於中國侵台風險正在快速增加的評估因素包括:
·中國共產黨已變得更為獨斷,非常有可能預期它在關於台灣的目標有所進展;
·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共已采取行政及其他措施確保經濟自足,以應對外國可能的經濟脅迫,例如制裁,也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以准備好面對戰略資源如谷類和重要礦物的短缺;
·來自中國的網絡威脅行為者正對准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其方式顯示他們的目標是在為一個潛在沖突預作准備;
·中國領導層正在加大針對台灣使用法律戰的措施,尤其是過去一年內;
·中國解放軍及其國防工業持續在為成功侵台、對抗美國介入和其他可能發生的情況改善能力;
·台灣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趨勢都在朝可能永遠拒絕統一的方向發展。
“長期而言,我們的評估認為中國可能會在2027前建立軍事、經濟、社會及其他領域一定程度的准備,使其領導人能將入侵台灣當作一場‘選擇性戰爭’(war of choice),而不是為了對特定因素做出反應,與此同時還能降低侵台的代價和風險,”《威脅分析》說。
美、台正為可能入侵加強准備
《分析》說,它的評估大致與美、台政府及軍事官員自2023年以來,在關於為中國侵台積極准備的公開聲明一致,這些准備並沒有針對任何特定的時間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中國積極推動現代版朝貢體系 絕不能心存幻想
- 中國下一個大危機 已初現端倪(圖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建房人口增兩倍?大溫這小市人不爽
-
- 溫市居民最近去美國感到不受歡迎
- 和卡尼會晤前 川普重申"51州"狠話
- 會普通話?加拿大政府招人年薪12萬
- 揪心 加國兩幼兒家中走失超過六天
- 空運至溫村的嬰兒死亡 衛生廳嚴查
- 煙囪冒白煙 新教皇是他史上第一人
-
- 溫村這豪華公寓售價遠低於12年前
- 紅場閱兵彩排暖心一幕:偶遇俄羅斯小孩哥送出袖章
- 上海房東血虧500萬拋房!今年最慘沒有之一
- 全加國油價低位徘徊 大溫是個例外
- 特朗普盛贊卡尼勝選 吹捧讓人吃驚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 太恐怖 活蟹這樣煮美食網紅引眾怒
- 溫市中心將聳立315米高樓 BC最高
- 加美白宮沒談攏!川普表態關稅不取消
- 迪拜王子的溫村豪華公寓掛牌到期
- 多個大國無視中共紅線! 北京體面遭踐踏
- 拒絕出席 三胖和普大帝鬧掰了(圖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