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2 | 来源: 狐瞰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官方的调查结果一经公布再次引发热议,但也出现了一些另类声音,有网友要求追究所谓“造谣者”,主张严处郑民华医生和共同提案的其他医生院长们,这些声音从何而来、意欲何为呢?值得深思。着名意见领袖胡锡进则表示“反对”,怒斥一些人在网上做那样的鼓动,是在把民生问题政治化,极不可取。
央视新闻官微报道下点赞最多评论是要求追责“造谣者”
医保部门、药监部门调研结果公布
多来自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 接受调研的临床专家:认识误区
2月9日,医保、药监部门接受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国家医保局发布“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调研情况。(详情点击)
据采访报道,调研人员向专家们重点了解了三方面信息:一是在临床一线使用各类集采药品时对药品疗效和质量的感受,二是提到的“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具体情况,三是对完善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药品质量监管的意见建议。
关于“降压药血压不降”的说法。有反映“氨氯地平”的仿制药疗效不如原研药,起因是个人的用药体验。瑞金医院提供了该院参与的苯磺酸氨氯地平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对比的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成果,显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原研及仿制氨氯地平治疗均能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且安全性相当”。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发表。
关于“麻醉药不睡”的说法。接受调研的医院麻醉科临床医生介绍,“医院每个月平均2000多台手术,麻醉药在集采前后用法用量没有大的变化,诱导剂、镇静药、肌松药等各种类型的麻醉药都没有太大变化”。接受调研的一家医院领导说:“我院不存在‘麻药不睡’的问题”。当面交流后,瑞金医院迅速对第九批集采麻醉药“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的使用记录进行回顾性比较,纳入了2023年12月和2024年12月肝胆外科病区接受全身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从麻醉全过程看,原研药与集采仿制药平均麻醉药用量无统计学差异。单独看其中的麻醉诱导期(麻醉全过程的起始阶段),集采仿制药平均用量157mg,原研药平均用量146mg(集采药品和原研药品每支含量均为200mg)。在未发现“麻药不睡”、人均丙泊酚总用量无差异的情况下,麻醉诱导期仿制药人均用量略有增加,需收集更多数据分析研判。
关于“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疗效不佳”的说法。经了解,用于肠道准备的泻药主要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此药是第十批集采新纳入的品种,2024年12月30日刚刚公布中选结果,目前尚处于落地执行前的准备阶段,也就是说相关医院和医护人员尚未使用“集采后的泻药”。瑞金医院及其他几家医院均反映,未收到临床一线关于“泻药不泻”的相关反馈。接受调研的某三甲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表示,“多年来做肠镜准备的2种泻药都是国产药,没有变化,没听说过‘泻药不泻’的情况”。
同时,对于临床收集到的不良反应个例(既有原研药,也有仿制药),7家医院均按规定报告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渠道是畅通的。其中部分医院还进一步提供了详细报告情况,集采的仿制药和原研药不良反应均未超出药品说明书和文献报道的范围。
总的来看,此次关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说法,多来自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持续关注。接受调研的一位临床专家也当场表示,“对制药行业特别是对仿制药行业不够了解,就容易产生‘价格等于质量’‘降价就一定降质’的认识误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官方通报"天价耳环"事件后,又出现3个待解之谜
- 今年最窒息新闻:一位脑死亡女性被要求必须分娩
- 不满中国倾销 墨西哥商界要求政府征100%关税
- 报告呼吁对大温治理进行重大改革
- 法官:7-11本可节省75万加元赔偿费
-
- 特鲁多退休福利曝光:养老金近900万,纳税人埋单
- 大温这司机收$1576罚单 同时酒驾
- 周末大温超市优惠抢先看 扫货指南
- 温哥华牙医诊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务
- 长周末多场暴雨 大温仅一天有阳光
- 经济出现喜讯 加元飙至七个月高点
-
- 拿自己人开刀!蔡奇:坚决整治党内吃喝风
- 与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发声:还过吗?
- 比他哥更惨!辛瓦尔弟弟被钻地弹送入地狱
- 反常新闻:李强替代党魁,习多次缺席重要大会
- 罕见使用"清除"一词,美对中发出强硬信号
- "就地死亡"!央视主播将"两岸"喊"两国"
-
- 大温油价展望 夏季驾车终于轻松了
- "我的房子,宁可空着也不租给老人"...
- 俄需要达成怎样的特别军事行动结果?普京回应
- 潜在通胀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路透社: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称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