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2 | 來源: 德國之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去年歐盟通過的《人工智能法》是第一部規范人工智能應用的跨國立法,其首批規定於今年2月生效。根據新法規,以人工智能進行分類評比或是人臉識別都是被禁止的,不過也有一些例外。
詳情報導:https://t.co/3LBOcTI8Wl pic.twitter.com/EHRfhmVIvO—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February 2, 2025
去年歐盟通過的《人工智能法》是第一部規范人工智能應用的跨國立法,其首批規定於今年2月生效。根據新法規,以人工智能進行分類評比或是人臉識別都是被禁止的,不過也有一些例外。
歐盟去年五月通過了規范人工智能(AI)應用的《人工智能法》,采分階段實施,其中一部分規定自本月開始生效,預計整部法律將於2027年8月正式生效。根據歐盟的說法,新法規的目的不僅是保護消費者權益,也希望能確保用戶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
自本周日(2月2日)起,開發或使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必須評估其系統的風險水平,並采取適當措施滿足法律要求。用於高風險領域的人工智能系統必須滿足各種標准,包括透明度、准確性、網絡安全和訓練數據質量。
禁止以AI進行社會分類
新規要求此類系統在進入歐盟市場必須獲得監管機構的認證批准,系統提供商也必須保留某些技術文檔以供審計。歐盟的“人工智能辦公室”將監督整個歐盟區的執法工作。
其他規定還包括:禁止使用人工智能程序評估社會行為,即不可借著人工智能技術對人們進行分類評比,並以此進行獎勵或懲罰。
保留例外情況
另外,原則上也不允許通過公共場所監控錄像進行人臉識別。但也有例外:應允許警察和其他安全機構使用這種技術作為某些罪行的調查手段,如人口販賣和恐怖主義等。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包含圖像、聲音或文本等也必須進行標記,以防止誤導性深度偽造材料。
根據《人工智能法》規定,將人工智能系統用於特定禁止用途的最高罰款為3500萬歐元,或公司年收入的7%。而向監管機構提供不正確信息的最高罰款可達公司年收入1.5%。
歐盟表示,采用人工智能系統具有“帶來社會效益、經濟增長和增強歐盟創新和全球競爭力的巨大潛力”;但同時也會產生“與用戶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基本權利)相關的新風險”。歐盟警告,目前廣泛使用的某些強大人工智能模型“甚至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
行業代表擔心機密外泄
不過,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周五發布的一篇文章寫道
,歐盟的《人工智能法》進展沒有想像中順利。文章提到,人工智能辦公室正在起草一份業務守則,其中概述了合規的實用指南。然而一些利益相關者認為,保留給他們提供反饋的時間過於緊迫。
此外,部分行業代表也質疑:人工智能開發者是否真有必要向第三方評估者開放他們的模型。業務守則中還規范,開發者需要提供有關其訓練數據的詳細信息,包括數據是否合法獲取。作者拉格克蘭茨(Oona Lagercrantz)指出,這讓一些公司擔心商業機密可能受到威脅,而且歐盟對合法獲取數據的定義也存在爭議。
(德新社、歐洲政策分析中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南開人工智能學院院長:AI未來會變成通識類課程
- 西捷取消從溫飛往美國這城市航班
- 歡迎回家!加拿大雪鳥一定要做這事
-
- 大溫華人女子幹這事遭舉報+罰款$300!全網怒了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屎"詩級災難!溫哥華街頭淪為露天糞場
- 因經濟不確定性 大溫房價可能下跌
- 能幹擾F-22的"陣風"戰機 為何逃不過中國導彈
- 老外傻了:部分中國酒店仍拒絕接待外國人
-
- 加國第一座小型核電站將這兒建造
- 一張中共軍委合照 暗藏權斗內幕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租了11年的房子要賣 大溫女子忠告
- 壓軸登場、長長紅地毯....習在莫斯科享盡榮耀
- 加州兩大煉油廠宣布關閉 真要全民換電車?
-
- 傳中美瑞士貿易談判早上不歡而散
- 太恐怖 活蟹這樣煮美食網紅引眾怒
- 美國最新證實:美中本周開啟談判
- 加國消減留學名額 院校五千人失業
- "疫苗導致的死亡海嘯已經來臨" 中國博主發文
- 特斯拉銷量崩盤 發布Cybercab無線充電力挽狂瀾?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