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26 | 來源: 城市的地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上海有關部門也“辟謠”,網上流傳的房屋養老金繳納辦法是假的。至少目前來看,這次是“虛驚一場”。
其實我想的是另一個問題:城市的住宅,真的需要“養老”,而這個“養老”的開啟,也標志著城市走向成熟。
在紐約訪學的最後幾天,我參觀了一個朋友新買的房子,就在哥大旁邊。房屋很漂亮,大廳的保安穿白色制服,很帥氣,據說平常能幫業主處理不少事情。
據說,這棟公寓樓今年將迎來它的百歲生日。這麼一算,它誕生在上世紀20年代,正好是美國的大蕭條時期,那時紐約的房地產行業一定不容易。
昨天看到有人討論中國住宅的壽命,有說30年有說50年的,而住宅的產權是70年——似乎都很短暫,就沒人設想,它應該可以長久?
一棟大樓超過100年,是了不起的事情。它要經歷很多輪的維護、更新,到底誰來出錢呢?我猜在美國,這主要還是業主自己出。
比建築、設備更新更重要的是“人的更新”,一百年要經歷好幾代人,很多房子都多次轉手。
一個類似業主委員會的機構,能夠一直運轉,而且非常絲滑、高效,決定著大樓的大部分事務,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自治”。
一個人要買進這樣的住宅,光有錢還不夠,還要接受業主委員會“面試”,符合社區的文化調性。
朋友購買之前,一位商人就是面試失敗,朋友才有入住的機會。作為業主她還必須承諾,至少在幾年內,這房子只能自己住,不能出租。
我認為這就是“都市性”。都市不是鋼筋混凝土,而是人的聚集;它不僅是各種“空間”,還包括“時間的藝術”。一個到處都是“老房子”,但是又安全、便捷、舒適的城市,才算是真正的“都市”。
中國城市開始進入“維護時代”。過去人們買房,似乎並沒有“恒心”,或者期待它升值轉手,或者想象著拆遷賺一筆,仿佛房屋的壽命是有限的,而人可以長生不老。
事實正相反。人的生命只有幾十年,而房子可以長久。當城市終於拆不動,而炒房也喪失動力的時候,“城市化”終於開始了。
當然,誰出這個錢,如何管好這個錢,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政府沒有無窮的能力來照看好每一棟房屋。
它甚至不僅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最終還是要走到這一步:一個社區如何決定自己的事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經濟很差!關稅並非加國唯一的問題
- 《漂白》首播口碑出爐,看了4集之後,我想說:爛真不是沒有原因
- 電視劇《哥不是傳說》陳佳擔任聲音總監及音樂總監
- 溫哥華歷史建築開始拆除 車輛繞道
- 6年10人,電視劇《漂白》的背後,竟然是一起震驚全國的碎屍大案
-
- 《漂白》四人漂白身份,宋紅玉結婚生子找情人,最意外的是石畢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郭德綱高調宣布 郭麒麟是德雲社唯一繼承人
- 徐志摩之子定居美國,後代竟無一人懂漢語
- 溫村華裔女子租房17年 現在被驅逐
- 1個能預測死亡的小動作:金雞獨立
-
- BC民眾超郁悶 這省給省民廣發$200
- 鄭爽小號IP變了! 定位在遼寧 發視頻抱怨沒錢生存
- TikTok在美大限倒數 周受資拍片感謝川普支持
- 國務卿剛上任 魯比奧:俄烏戰必須結束
- 1件事讓中國進口櫻桃價崩、批發商損失59億¥
- 《大奉打更人》《我是刑警》《九重紫》火爆跨年 《聲生不息·大灣區季》《再見愛人第4季》話題刷屏
-
- 被刺60刀,華裔留學生命喪室友之手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列治文市長年薪還有這收入 共多少
- 中南海內斗 傳蔡奇"借力" 打臉王小洪
- 曝現在白宮裡的氛圍"就像停屍房"
- 甲流大范圍暴發!收下這份家庭防治攻略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