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5-22 | 來源: 顏純鈎 | 有23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顏純鈎 2022年05月22日
有一件可以肯定的事,便是中共正在從習近平十年的“返祖”失心瘋中醒過來。(美聯社)
近日中共政協主席汪洋主持召開了一個“數字經濟專題會”,副總理劉鶴出席會議並作講話。劉鶴的講話並無新意,重復早前中央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就是強調“企業家是最重要的創新主體,要支持平台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此等等,老調重彈。
政協既不是決策機構,也不是執行機構,政協是議政機構,也就是“吹水”機構。汪洋開一個吹水會,自己吹就可以,何必特登請劉鶴來辛苦一趟?劉鶴是習近平的親信,請劉鶴來,有如習近平到場,證明汪洋開這個會不是“自把自為”。
李克強近日也在雲南召集中西部十二省黨政大員開會,陪同他去的有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何立峰是習近平的親信,李克強要召集各省省長開會,本來也不必拉何立峰站台,但何立峰去了,也代表這個會背後有習近平恩准。
這是什麽意思?意思是在目前形勢下,中共最高層仍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黨內政策有調整的動向,但黨中央沒有分裂。政協和國務院開會,唱的是同一個調子,都是要挽救經濟,要想辦法解脫目前的困境。
可惜兩個會議都只有精神沒有辦法,中央心急要救經濟於危顛,可惜中央既無錢也無計,只能求地方各顯神通,大家出力共渡時艱。
國務院既是決策機構,也是執行機構,要挽救經濟,國務院拿出辦法來,政出有門,各司其職,把政策貫徹下去就可以了,可惜國務院除了唱唱老調子,六穩六保之外,也沒有妙計安天下。中央心亂如麻,開兩個不著調的吹風會,敲敲邊鼓,松綁為上,且戰且走。
早前中央政治局布置擴大基建投資,那屬於“事急馬行田”。基建投資要錢,眼下中央與地方都捉襟見肘,錢從何來?加上多年來追逐GDP,各地基建項目趨於飽和。既無錢又無需求,人為大搞是多一些大白象工程而已,因此有了概念,並沒有力氣推行。
去年以來,習近平大力打擊平台經濟,很多互聯網大戶被整得死去活來,現在中共發現路都絕了,只剩平台經濟可救急,於是又想與平台經濟講和了。平台經濟早已被整得面無人色,驚弓之鳥不敢作非份之想,因此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便是中共正在從習近平十年的“返祖”失心瘋中醒過來。習近平重回文革的諸多舉措,再加上清零死政策,嚴重打擊中共施政,中共政權在短時間內突然陷入前所未有的絕境。至此,政治局高官們一夜之間突然醒悟,連哄帶壓,把習近平說服了。
習近平豈不知大事不妙?這一兩年來老是說一些絕處逢生、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喪氣話,早已沒有底氣,只是性格偏執不肯認輸而已。直到誤判俄烏之戰,把自己這駕馬車推到懸崖邊上,這時所有人都冒冷汗了,這才最後攤牌。
現實冷酷,習近平也只好認衰,同意調整政策,但這種調整一定不是根本性的調整,是權宜之計,表面緩和,換湯不換藥。習近平以表面的退讓,換取個人地位軟著陸,希望二十大前再沒有什麽大事發生,讓他順順當當再做下去。
調整政策不是左右路線的徹底翻盤,只是小修小補,做做樣子,把最惡劣的一段時間捱過去。俄烏戰後,地緣政治會有新變化,疫情如能平伏,內政才可上軌道,等到形勢轉好,再談東升西降。意思是,刹車踩兩下,油門松兩腳,緩一口氣,讓車子穩下來。
目前這樣的形勢,習近平能軟著陸已屬萬幸,再僵持下去,中共大翻車一了百了,歷史大終結。至於黨內高層,眼看中共這條大船風雨飄搖,也不敢在這種要命時刻打什麽極端主意。大家都在中共這條船上,船沉了大家都要落水,與其內部格斗,同歸於盡,不如相忍為謀,勉強共處下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慘烈!列治文車禍視頻瘋傳電池彈飛 (加西網綜合)這兩天,列治文一起慘烈車禍的視頻在網上瘋傳。這段在社交媒體上瘋傳的視頻顯示,本周二(1月31號)
- 別去!大溫這橋邊發生大火都堵死了 (加西網綜合)今天周四早上,通往北溫一條主要大橋附近發生大火,擾亂了早上的通勤
- 研究:這樣在車內兩小時大腦就受損 (加西網綜合)加拿大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在交通繁忙時間只要坐在車內兩個小時,就有可能導致大腦受損
- 花26萬貴州買房養老 如今後悔不已 我叫宋濤,2017年夏天的一次西南旅游,讓我對“涼都六盤水”念念不忘,不顧家人勸阻,到六盤水花26萬買房養老。如今身體出現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