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铜牌后 倪夏莲要回卢森堡种菜了…
倪夏莲第三次蝉联欧洲女子单打冠军
从1998年开始,倪夏莲进入职业生涯的又一个巅峰,连续三年世界排名进入前五,终于在2000年圆了奥运梦,最终37岁的她还杀进了16强。
然而就在倪夏莲准备回归家庭时,她和林宏伟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陪伴倪夏莲走出至暗时刻的是托米-丹尼尔森。托米曾代表瑞典参加参赛,七十年代后期,托米在澳大利亚有过一段婚姻,九十年代,他又重回欧洲,并取得了德国国籍。
1994年,托米成为卢森堡国家队的主教练,被倪夏莲的表现深深吸引,为了看她的比赛,曾经驱车2000多公里,从汉堡赶到意大利,在他看来,世界上只有一个倪夏莲。
“那个时候我是教练,在我眼里她只是一个球员。”托米说,“最初我们每天的接触就是训练比赛,没有别的意思,更没有想到会组成一个家庭。后来能走到一起,都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倪夏莲与丈夫生活照
倪夏莲承认,托米成就了自己。“他比大多数人了解比赛,当然他也很了解我。没有他的帮助,我不可能有现在的成绩。”
2002年,倪夏莲和托米走入婚姻殿堂,生下女儿席琳。至今托米还记得女儿名字的由来,“有一次我们一起去看《泰坦尼克号》,夏莲被感动了,不停地哭。我跟她说,别伤心,你那么喜欢,我们也生一个孩子,就叫席琳。后来我们果真有了一个女儿,就取了一个和席琳-迪翁一样的名字。”
就这样,倪夏莲与前夫的儿子威利还有托米、席琳组成幸福的四口之家。 对于夫妻相处之道,倪夏莲说道:“我有时无理取闹,他都可以忍受,并始终保持风度。所以我很佩服他,自然从内心去接受他。”
如今,作为倪夏莲的教练,托米常常陪伴倪夏莲在全世界征战。儿子威利成为一名康复理疗师,经营一家运动康复诊所,18岁的女儿读高中。
在家里,倪夏莲和其他妈妈没有太多区别,有一次大儿子跟诊所病人提起自己的妈妈是乒乓球运动员,“看到对方的表情,才知道妈妈是不一样的”。
北京奥运会之后,倪夏莲觉得该休息了,世界大赛都打过了,也没有拿牌的希望。
然而卢森堡乒协仍然恳请倪夏莲出山,毕竟这个国家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寥寥无几。倪夏莲考虑再三,还是应承下来,她的想法是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自身价值得到肯定,倪夏莲找到了继续打球的动力。
2012年伦敦奥运会,倪夏莲带着一双儿女参观了奥运村,看着两个孩子乐在其中,她比自己拿到好成绩还开心。
“奥运会是难得的机会,让他们知道了妈妈在干什么,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他们说,妈妈,你要多打比赛,我们要多来。这句话极大地鼓励了我。”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
发表评论
视频
相关功能
加西网微信公众平台
加西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