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 解密福建艦電磁彈射背後的硬核支撐
11月5日,福建艦入列。作為全球首艘采用常規動力電磁彈射技術的航空母艦,福建艦的技術突破標志著中國航母躋身世界前列。電磁彈射系統的優勢有哪些?其技術背後的支撐是什麼?一起解讀↓
01
電磁彈射兩秒鍾
背後堅守二十多年
福建艦入列當天,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伏波相伴。
從遼寧艦到山東艦,再到如今正式服役的福建艦,中國航母用短短十幾年時間,完成了從滑躍起飛到電磁彈射的跨越。
海軍工程大學魯軍勇:今天我們看到艦載機彈射起飛的時間只有兩秒,但我們為了這一刻堅守了20多年。我們一次性零故障彈射了多型艦載機,這在航母彈射技術發展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福建艦電磁彈射系統具有飛機出動率高、准備時間短、彈射系統多、維護性好等顯著優勢。與蒸汽彈射相比,實現了作戰准備時間指數級縮短,艦載機作戰半徑成倍增加,大幅提升航母綜合作戰能力。
02
力度可控、效率更高
專家解讀選擇電磁彈射器原因
軍事評論員 魏東旭:電磁彈射器不需要復雜的管道系統,占用航母內部的空間比較少。蒸汽彈射器的彈射力度不可調,可能會導致艦載機機體結構的損傷。電磁彈射器會根據艦載機的尺寸、重量,靈活選擇彈射力度。
擁有了電磁彈射器,艦載機起飛就不需要滑躍的甲板結構。飛行甲板上可以布放更多艦載機,彈射艦載機的過程當中,其他艦載機處於待命狀態,這樣能夠保證在最短時間內,讓更多艦載機升空作戰,構成更大更完善的空中作戰體系。

03
動力足、電力強
福建艦“身強體壯”底氣足
福建艦還代表了另一項突破,那就是它創造了常規動力航母搭載電磁彈射系統的全球先例。
一次性零故障彈射多型艦載機,福建艦如何支撐起艦載機這群靠電磁彈射起降的“電力怪獸”?電磁彈射技術背後的硬核支撐到底是什麼?
軍事評論員魏東旭:大型航母要有效地保障和支持電磁彈射器高效率工作,它的動力系統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升級。這種動力系統不僅可以讓航母福建艦能夠更快到達任務區域,而且可以針對全艦功能進行更好更穩定地供電,我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
無論是雷達搜索還是目標偵察,包括進行電子戰,都需要強大而穩定的電力輸出,這說明航母福建艦在設計和制造時,就考慮到了自身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說全艦的動力系統和電力系統進行高度融合和自動化控制,能夠讓航母處於“身強體壯”的狀態。在遠洋部署的過程當中,這也是能打仗、打勝仗的重要本領之一。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