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對華外交"三不政策"
10月24日,日本(专题)新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進行了就職演說。這場30分鍾的演說,掌聲超過40次,同時在野黨的噓聲、嘲笑聲也此起彼。這一場演說,與其說是高市早苗的首次施政演說,更像是一場帶著安倍前首相色彩的政治宣言。
讀了高市首相的演說全文,發現她強調最多的是“強大的經濟”,整整說了6次。這顯示不是隨口說說,而是她整個執政藍圖的“定海神針”。她說:“經濟是財政之母”,要實施“有責任的積極財政”。簡單說,就是要花錢,但不能亂花錢。
高市向全體國民作出的承諾是:不靠加稅來增加財政收入,而是靠“收入增加→消費上漲→企業盈利→稅收自然增長”這個良性循環。同時,把債務增長控制在經濟增長率之內,穩住市場信心。
但問題來了:錢從哪來?
她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危機管理投資”。這不是傳統的擴大基建投資,而是針對經濟安保、糧食安保、能源安保、健康安保的戰略投資。AI、半導體、造船、量子、航空航天先端領域,都要實行官民聯手、大手筆投入。高市還宣布成立“日本成長戰略會議”,由她親自掛帥,專門討論大項目的實施。
高市的這一戰略考量的背後,其實是把“經濟安保”變成“經濟增長引擎”的思路——既應對中國崛起、供應鏈風險,又能刺激就業、拉動出口。

在演說中,高市把“物價高漲對策”擺在最前面的位置,說這是“最優先課題”。她列了一連串的應對措施:爭取在年內廢除汽油稅暫定稅率(1公升降25.1日元,約1.16元人民幣(专题))、嚴冬期對國民實施電力燃氣補助、將個人年收入所得稅的起征點,從目前的103萬日元,提高到160萬日元(約7.46萬元人民幣)、對有經營赤字的醫療機構,實施率先補助、從2026年4月的新學年開始,全國高中實施免費教育。
在涉及內政的演說中,高市在修改憲法、對外國人政策和降低消費稅這三大問題上,沒有展開。
除了內政,高市演說最“國際化”的一段,也是最有算計的一段。
高市宣布:防衛經費占GDP總額2%的比例目標,從2027年提前到2025年財年度(到2026年3月末止)實施,而且將在本年度內通過補充預算。
將防衛經費提高到占GDP總額 2%的目標,是特朗普(专题)政府對日本提出的要求,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要日本掏錢多買美國的武器裝備。
高市在國會的就職演說中,把實施的時間表說得那麼明確和迫切,並非心血來潮,而是4天後,特朗普將訪問日本,高市要向特朗普表明態度。
特朗普一直批評日本“防衛經費太少”,要求日本多買美國武器、多負擔駐日美軍費用。高市這一手,等於是提前給特朗普送禮:日本將會購買更多的美國武器(F-35戰斗機、導彈防御系統等)、增加日本政府的駐日美軍分擔經費、日本自己將承擔起更多的區域安保責任。
高市還強調,要在2026年底前修訂完“安保三文件”,強化日本獨自的反擊能力。
高市在演說中,還特別提到了中日關系問題,相關內容全文如下:
“中國は、日本にとって重要な隣國であり、建設的かつ安定的な関系を構築していく必要があります。他方、日中間には経済安全保障を含む安全保障上の懸念事項が存在することも事実です。”
翻譯成中文的話,是兩句:
第一句,禮貌但保持距離:“中國是重要的鄰國,有必要建設具有建設性的、穩定的關系”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