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10-21 | News by: 环球网资讯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印度快报》10月18日文章,原题:“最后一集没看完”,为何有些人会对大热剧失去兴趣 你是否曾因一部剧变得异常火爆而感到沮丧?即便你起初打算观看,但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么你的心态可能跟印度女演员康柯纳·森·沙尔玛一样,这位荣获印度国家电影奖的演员最近在播客中坦诚分享她对大热剧和炒作文化的看法:“如果某部电视剧被过度炒作,那我就不想看了。”
她透露,自己一直在追美剧《绝命毒师》,“我每一集都看了,除了最后一集。”围绕大结局铺天盖地的炒作渲染让她感到不适,这也是她最终“弃剧”的原因,她至今为止都没有看该剧的大结局。康柯纳说:“该剧所有的伏笔都是为了最后一集的反转做铺垫,剧方想让我们像上瘾一样持续追剧,这一点让我感到厌烦。于是我想,那干脆就别看了。”
康柯纳还表示,很多剧集非常依赖炒作周期,他们把过多的精力花在宣传上,可能会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他们只想在最后5—10分钟展示剧情最精彩的部分,这就是他们吊着观众胃口、让我们持续追剧的原因。因此对于结局之前的剧集,质量的稳定性可能难以得到保证。”
许多观众对此深有同感,并表示,一旦某部作品被过度炒作,他们就会失去兴趣。对于这些追剧者的心态,心理学家阿尔皮塔·科利分析认为,过度炒作实际上会破坏观众观看节目的体验或情感回报。为何有人会在电视剧“大火”之后弃剧?科利说,当一个节目或电影广受欢迎时,有些人会有些“逆反心理”,这是一种对社会主流压力的微妙抗拒。“围绕热门节目或剧集的过度曝光和持续讨论,甚至会让人们在看剧之前就产生心理上的‘过度饱和感’。他们也会对剧集的内容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但实际内容往往难以符合期待,就会导致观众产生心理落差,对剧情失望甚至弃剧。”
过度炒作扭曲了观众预期,拉高阈值,从而导致观众在实际观影体验中的情感满足感降低。当一部剧被冠以“改变人生”或“史上最佳”的噱头时,观众会满怀期待去看剧。如果观看体验没有达到其炒作的标准,即使平心而论剧情内容尚可,观众也会感到食之无味。“情感回报减少,因为惊喜和发现的部分消失了。”科利补充说,如果在没有提前炒作的情况下,让人们看剧,可以让观众与剧中人物、故事产生更真实的连接,“本质上,炒作会将观众的焦点从个人体验转移到社会比较上,这往往会让人‘下头’。”
对于一些观众而言,与其说是对剧集本身不满,不如说他们更愿意在娱乐选择上保持自我,而不是盲目跟风。科利称,这种反应与个体对个性和自我认同的需求密切相关。“对于重视独立思考的人来说,当他们的偏好被社会潮流或群体行为所左右时,往往会感到不适。”这些人潜意识里会抗拒随波逐流,因为这会威胁到他们的独特性。科利补充道,“这是一种维护个人独立性的方式,他们希望自己的兴趣能够反映出‘他们是谁’、感受到真实自我的存在,而不是被当下流行的趋势所裹挟、泯然众人。在社交媒体时代尤其如此,潮流传播迅速,人们更渴望脱颖而出、凸显个性,而不是融入其中、放任自流。”
哪些性格类型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反炒作”反应?科利表示,内省能力强、分析性思维缜密或具备一流创造力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反应。“他们倾向于在娱乐选择中寻求深度、原创性和人生意义。”此外,自我意识强的人、对大众舆论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可能会拒绝过度炒作的剧集。
从情感上来说,这可能源于讨厌来自他人的控制欲、厌恶循规蹈矩,或者之前有过对过度炒作节目感到失望的经历,科利说道,“尤其是内向的人,他们可能更喜欢自己静静地探索事物,而不是通过随大流来获得社会认可。”(李林森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乡村爱情18来袭!观众边吐槽边期待:配不完的鸳鸯,吵不完的架
- 锻炼多了反而容易生病?对你来说,是真的
- 《依依向北风》首播收视破3,超《沉默荣耀》,观众评价一针见血
- 杨振宁清华别墅曝光 白墙上挂着百万名画太抢眼
- 《沉默的荣耀》改编引争议,导演撒了"谎",对比真实历史太扎心
-
- 温哥华牙医诊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务
- 加国人展示伦敦的食品"有多便宜"
- 突发! 汽车撞入温村诊所 多人受伤
- 大温及周边的这些赏秋之地美爆了
- 因41岁离婚大叔1句话 26岁女同志竟闪婚当妈
- 过百加国人银行账户被关 这些危险
-
- 探访合肥杨振宁旧居 市民赶来献花
- 德云社董事长王惠凌晨发文,郭汾阳长大,触景生情
- 曝陈坤又秘密生俩儿子,同框视频曝光,陈坤方紧急回应引热议!
- 温哥华牙医诊所 经验丰富服务全面
- 大肆报道芯片突破 美专家:中共的宣传战
- 法媒曝萨科齐牢房照,看电视要付费,早餐要自己做
-
- 台湾女游客被拖至墙边侵犯10分钟,目击者报警
-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暗河传》遭恶评,这位"面瘫"演员全责
- 加拿大的白鲸,为什么宁死也不能卖给中国?
- 川泽传"白宫骂战2.0":是俄乌停火计划一部分?
- 荷兰没想到 中国芯片取得重大突破
- 共军最大整肃 习军权牢牢在握 东部战区大换血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