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持續!安世中國:拒絕執行外部指示
安世半導體(Nexperia)荷蘭總部周日表示,其中國員工仍可使用公司平台,並照常領取工資。此前一天,其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昨天(17日)早上安世(中國)團隊的賬號被封,具體原因不明,目前有部分恢復,並指“考慮到緊急狀態下歐洲可能會切斷系統切斷資金,中國區不得不采取獨立的自救行為,加緊拉通國內供應鏈,確保國內客戶的供應”。
據報道,安世半導體(中國)周五發布致客戶通知書,表示收到總部通知,將不再支付勞動報酬;且公司系統權限也被全面中斷。對此,安世半導體全體中國員工深感不解和失望。
通知同時表示,“一直以來,我們的團隊始終秉持‘客戶優先、熱誠致勝’的理念,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並積極拓展市場。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目前正遭遇無情且明顯違背法律與道德底線的打壓。中國市場已經被歐洲現任管理層拋棄”。
對此,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向路透社表示:“我們已獲悉安世半導體(中國)實體的個人散布此消息,謊稱安世半導體和荷蘭政府已放棄中國市場,工廠目前已在新實體下運營”。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續指,任何關於未支付工資的聲明都“與事實不符且具有誤導性”。
與此同時,微信公眾號“安世半導體”周日則發布安世(中國)致全體員工的信件。信中強調,安世國內公司是運營扎根中國、戰略放眼全球的中國企業,必須遵守中國法律、合法合規運營。在任何時候,安世國內公司都是獨立經營、決策的中國企業,法定代表人有權代表公司意志,並最終負責公司全部運營決策,董事、監事、高管對本公司承擔忠實勤勉義務。
信件稱,“全體員工應當繼續執行安世國內公司的工作指示。對於任何其他未經安世國內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即使通過outlook、teams等方式傳送),大家有權拒絕執行而不構成違反工作紀律或者法律規定”。
此外,信件寫道,“安世國內全部主體運營及員工薪資福利一切正常。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如常,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董事會和管理層始終全力保障公司正常運轉,不會允許外部力量影響公司運營或損害員工利益。安世國內團隊的同事均與國內公司建立勞動關系,大家的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將繼續由安世國內公司而不是Nexperia荷蘭主體發放”。
此前,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荷蘭政府於9月30日接管了安世半導體,並暫停了公司首席執行官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控股的非執行董事和安世半導體的執行董事職務。
荷蘭政府表示,安世半導體可能將技術轉讓給其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南華早報》報道稱,荷蘭政府認為聞泰科技計劃將安世半導體的制造業務遷至中國,從而引發了對該公司史無前例的接管。
作為回應,中國商務部於10月4日發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及其分包商出口在華生產的特定成品零部件和子組件。
荷蘭首相斯霍夫(Dick Schoof)周四向議會表示,政府正與中方就安世半導體問題展開對話,以期“達成建設性解決方案”。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告訴媒體稱,希望通過與中方的磋商,最終解除其對安世半導體的芯片出口禁令。
卡雷曼斯本周在致荷蘭議會的一封信中寫道:“這些缺陷涉及將產能、財務資源和知識產權不當轉讓給首席執行官旗下一家與安世半導體無關的外國實體”。
卡雷曼斯稱:“這帶來了知識泄露的風險,從而導致未來產能的損失,而這些產能對於歐洲汽車、消費電子和國防工業等至關重要”,並稱“這些缺陷也影響了我的部門與安世半導體之間正在進行的談判,盡管程度較輕”。

2022年11月,英國威爾士紐波特,安世半導體旗下微芯片生產商Newport Wafer Fab工廠正門一景。 © 路透社圖片
荷蘭政府堅稱該決定並非在任何其他國家的脅迫下作出,盡管法庭文件明確顯示,美國曾施壓海牙方面要求撤換公司中國領導層,作為安世半導體不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的條件。安世半導體為汽車制造商和消費電子產品生產芯片。
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向路透社表示:“這一情況源於我們前任首席執行官張學政的未經授權的行為,他已被有管轄權的法院正式停職······並且無權代表安世半導體”。
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已向荷蘭當局報告了張學政的行為,並表示公司將繼續致力於服務中國員工和客戶。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並未具體說明張學政采取了哪些未經授權的行動。聞泰科技和安世(中國)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此次糾紛引發了全球汽車和電子行業對芯片短缺可能造成生產中斷的擔憂。安世半導體的芯片雖然技術上並不先進,但應用范圍廣泛,產量巨大。其最大的生產基地位於德國漢堡,但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超過70%的安世半導體芯片被運回中國,在廣東東莞進行包裝。
據了解,安世半導體在荷蘭總部奈梅亨設計芯片,並在曼徹斯特和漢堡生產晶圓。這些產品主要運往東莞,約70%的最終產品在此完成組裝和測試後銷往中國市場。其余產品則在安世半導體位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工廠完成生產後出口。這使得安世半導體雖在法律上屬於荷蘭企業,但實際運營中心位於中國。
據悉,德國車企大眾和寶馬均表示,正努力識別潛在的供應風險,但歐洲的生產尚未受到影響。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