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5 | 來源: 果殼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如果你聽到一個人說話就莫名其妙地煩躁,與 Ta 相處的時候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憤怒和反感的情緒,這可能是一種創傷後的應激反應。
這種反應導致你不能去想或看到 Ta,甚至一聽到 Ta 的聲音就會覺得憋悶、反胃,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情緒起伏甚至難以入眠——這已經是“生理性厭惡”。
如果你遇到這種人,不要懷疑自己,也不必強求自己去適應,趕快想辦法遠離。
此帖一出,獲得了很多網友的共鳴。不少人評論說,立刻就能想到那麼幾個讓自己感覺“生理性厭惡”的人。那麼,“生理性厭惡”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麼建議你一定要遠離?遠離不了,怎麼辦?
產生厭惡
是身體的自我保護
厭惡(disgust)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厭惡情緒既能保護人們的生理自我免受各種疾病的感染,也保護人們的社會自我免受否定與打擊。
科學家認為,厭惡情緒起源於哺乳動物對於不良口味食物的拒絕(如酸味和苦味)。從進化防御機制的角度來說,人類對特定刺激(例如腐爛氣味或是密集孔洞)的厭惡反應源於進化的選擇,幫助我們避免去接觸病原體或危險環境。
隨著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厭惡的刺激物也逐漸擴展。例如今天我們看到蟑螂、排泄物、腐爛的肉,或是看到舉止粗鄙的人,甚至接觸陌生人的身體、與非常討厭的人說話等,都可能產生厭惡的情緒。
當觸發刺激出現時,就像扣動了一個扳機,大腦處理厭惡的核心區域活躍度激增,負責理性判斷的區域被抑制,引發心跳加速、出汗等自主神經反應。
產生厭惡可能是
觸發了過去的痛苦記憶
有時候,讓人產生強烈的“生理性厭惡”的刺激物與過往創傷經歷關聯(例如童年遭受暴力、性侵,或是經歷戰爭場景等),當下的某個場景觸發了我們潛意識中與“痛苦”綁定的情緒記憶,引起情緒閃回,大腦會將正在經歷的現實刺激誤判為威脅,引發“戰-逃反應”,讓人出現憋悶、憤怒、反胃等感覺。
例如有人在學生時代長期遭受校園霸凌,霸凌者經常用尖銳刺耳的聲音謾罵和譏笑 Ta ,讓 Ta 在全班同學面前無地自容。多年後 Ta 進入職場,恰巧同事也是個口齒尖銳,聲音刺耳的人, Ta 每次聽到這位同事高聲說話時,就不由自主地反胃、幹嘔,渾身起雞皮疙瘩。
這樣的“生理性厭惡”絕非矯情或者反應過度,而是與過往經歷的創傷性體驗有關:這些創傷記憶並非以完整事件存儲,而是以碎片化的感官信息(聲音、氣味、觸感)儲存在大腦中。當相似的刺激出現,觸碰到未痊愈的創傷烙印,相關的大腦區域一下子被激活,“情緒閃回”的瞬間就讓我們重新代入受創傷時的場景。
此時,人本能地跳過理性思考,身體重現的不僅是記憶,更是當時的生理狀態——心跳加速、肌肉緊張、腸胃痙攣,仿佛威脅就在眼前。
惡性循環
創傷性重復體驗
而對特定的人產生的生理厭惡,常源於創傷性重復體驗。
例如,在不良家庭關系中長大,長期被打壓、指責和抱怨的孩子,即使成年,也依然會在類似的場景裡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和身體反應:
每次我媽開始嘮叨,指責我這裡不好那裡不好,我就立刻有一種從內而外的急躁,忍不住想發火。要是在飯桌上,馬上就覺得反胃,根本吃不下東西……
有網友說,自己“生理性厭惡”的對象是父母。雖然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也不知該怎麼調理。
情緒比事件更容易被記住。小時候經常被父母責罵,在“打壓式”教育中長大的人,也許記不清當時被罵了什麼,但那種憤怒、羞恥和委屈如果沒有經過妥善處理,就會一直積累留存。壓抑的情緒沒有出口,最終在身體反應上表現出來。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會有人對至親也有“生理性厭惡”的反應:類似的場景、對話多次重復,本就沒有愈合的傷口被反復揭開,形成惡性循環;當事人反復體驗“生理性厭惡”被喚起的痛苦,愈發敏感和回避。-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張藝謀和鞏俐合影 生理性喜歡顯而易見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研究:"早餐錯誤"正在縮短你的壽命
- 央行降息預期升溫 購房者或迎良機
-
- 炒房夢碎 加國樓花買家被追債80萬
- BC加油站後山突起火 居民緊急撤離
- 中國留學生自己偷著生3娃 無身份無產檢 結果…
- 4600萬大獎得主現身 考慮提前退休
- 突然 加國女子被劫車綁架家遭洗劫
- 蘭裡評為加拿大最迷人小鎮第二名
-
- 俄軍節節敗退 烏軍反攻收復多地
- 傻眼!溫哥華機場車輛離奇被困樓梯
- 普京:俄羅斯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BC政府工人罷工 素裡ICBC服務中斷
- 金正恩攜女抵達北京 蔡奇王毅等官員在北京站迎接
-
- 微笑、牽手、親密交談:中印俄領導人展示團結
- 央視:九三閱兵高清大圖合集(收藏版)
- 中國閱兵:外國領導人座次打破常規 發出清晰信號
- 致敬!112位抗戰老兵獲頒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章
- 我在騰訊全球總部看到最震撼的一幕
- 8月菲沙河谷房屋銷量大降 房價跌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