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5 | 來源: 果殼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是預警
也是自我保護的本能
“那些讓我們戰栗的瞬間,往往藏著未被傾聽的求救信號。”
有觀點認為,厭惡情緒從保護身體遠離“壞食物”的拒絕反應,發展為保護“靈魂”,讓人遠離負面事件刺激。
當我們認識到自己對某人某事產生了“生理性厭惡”的時候,首先要停止自責和內耗,以客觀的立場去看待自己的身心反應,更要理解:這種厭惡感是預警信號,是自我保護的本能。
緊接著,我們可以主動給自己在內心裡喊個暫停,而非直接被情緒帶著走。趁著“暫停”的時間傾聽自己,進行理性思考和識別,搞明白自己的厭惡感到底是來源於此情此景,還是因為它喚起了過往的創傷經歷。
如果能夠追溯到這個錨點,“生理性厭惡”就不至於滑向偏見,而是定位在“可以被理解、被妥善處理和接納的情緒”。
識別到這種情緒,然後呢?很多人喊“快跑”——直接遠離刺激源確實是個辦法,但這並非適用於所有場景。
如果產生生理性厭惡的對象是必須接觸的同事、熟人或是家人,可以想辦法適度保持距離,例如通過文字溝通代替語音,保持比較遠的社交距離互動,不得不共處同一空間時佩戴耳機,阻隔幹擾等。
同時,我們可以通過多維度的方法來進行調節和自我照料,例如當厭惡反應出現,立即默念以下三句話:
1、“我的身體在發出保護信號”(承認反應的合理性)
2、“這種情緒來自過去的經歷,並非都來自此時此刻”(切斷情緒與現實的綁定)
3、“我有能力選擇應對方式”(強調掌控感,激活大腦調控功能)
這樣“正向貼標簽”的訓練,能幫助大腦抑制杏仁核的過度反應,有效降低情緒閃回的頻率。
另外,也可以通過寫“觸發日記”,記錄標記具體情境(時間、地點、刺激源)及身體反應,區分偶然不適與持續模式;辨明自己厭惡情緒出現的邏輯和規律。正念呼吸訓練、漸進式肌肉放松法,也都有助於個體從各種負面情緒裡得到緩解和放松。
但是需要強調:如果“生理性厭惡”伴隨著失眠、持續焦慮、恐懼或者其他嚴重的身心不適,就不要再執念於“自我調理”,建議及時就診,尋求醫療支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張藝謀和鞏俐合影 生理性喜歡顯而易見
- 中國第5直轄市?南京成都基本無緣 4城呼聲最高
- 高達$13萬 加拿大統計局高薪招聘
- 自封"加拿大女王" 這位女子被捕了
-
- 輪椅代步,不能平躺,李宇春與"不死癌症"共處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她想帶媽出國2周 竟出發前就被弄崩潰
- 電車慘劇致16人死亡 兩加國人失蹤
- 給2025開年後"演技最好10位女演員"排名,秦海璐第5,第1無爭議
- 最慘一代:加拿大33歲小哥年薪近10萬被裁
-
- 普京:俄羅斯將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簽入境政策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特朗普:向正密謀反美的普京和金正恩致最真誠慰問
- 金正恩胞妹金與正亮相閱兵 人民大會堂參加午宴
- 大陸熱帖:今天,為什麼這26國領導人齊來北京?
- 九三大閱兵,其實是"反美大聯盟"?
-
- 致敬!112位抗戰老兵獲頒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章
- 前省長:20年後加拿大會感謝特朗普
- 德國總理:普京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嚴重的戰犯
- 越南也大閱兵! 亮相武器"復古" 無人機成少數亮點
- 從中國閱兵,看解放軍高層的大洗牌
- 金正恩攜女抵達北京 蔡奇王毅等官員在北京站迎接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