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3 | 來源: 聯合早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北京 | 字體: 小 中 大
經濟學家認為,希望成為“中國+1”的國家,在自身能力尚未完全建立前,仍需要從中國獲得原材料或中間品,而印度目前還不具備生產和供應所有中間產品與原材料的條件。
在地緣政治層面,中國與“巴鐵”巴基斯坦的緊密關系更是印度的心頭刺。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中國63%的武器出口流向巴基斯坦,占巴基斯坦軍購總額的八成以上。
據悉,在今年5月的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空軍用中國制造的殲-10戰斗機擊落了五架印度軍機。
殲-10戰機是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研制的第四代戰斗機,從2003年起在中國空軍服役。(互聯網)
盡管印度政府並未承認此事,也沒有公開譴責北京,但專家普遍認為,上合峰會的會面並不足以化解兩國的根本矛盾。
權宜還是戰略?
說到底,中印關系的升溫,更多是現實倒逼下的選擇,而非真正的戰略轉向。
美國政府8月宣布對印度商品加征50%關稅,理由是懲罰印度持續進口俄羅斯石油。這讓印度陷入兩難:既不能拋下“全天候盟友”俄羅斯,又難以獨自消化關稅沖擊。於是,維持與中國的溝通合作,就成了最實際的選項。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副教授克萊裡(Christopher Clary)指出,莫迪和習近平的會面,是對川普關稅大棒的一種回應。
他認為,印度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在與中國的沖突中占據優勢,而在這個“川普主導的世界”裡,印度很難在中印發生沖突時找到真正可靠的外部盟友,所以保持與中國關系的平穩成了必要之舉。
目前,中國同樣在川普第二任期內承受美國關稅的壓力,以及半導體等領域的限制。外界普遍認為,這也是北京突然更積極與新德裡接觸的原因之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就指出,中印關系過去一年多已逐步改善,但兩國仍存在結構性矛盾,這決定了“中印合作是關系正常化表現,而不是說雙方戰略互信有明顯轉變”。
事實上,國家之間的關系,本就是一場利益博弈。在這盤大國角力的棋局上,龍與象或許能共舞,但舞步輕重與節奏快慢,往往不由它們自己決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台灣學者:北京看閱兵是做正確的事,沒什麼好怕的
- "一夜之間整個北京都在賣房子"(圖
- 勒索不成 大溫又爆槍擊一地的彈殼
- 加國大規模持刀傷人事件 兩人死亡
- 哈裡寧棄妻兒返英 英媒曝梅根"死亡禁令"猶似戴妃
-
- 給2025開年後"演技最好10位女演員"排名,秦海璐第5,第1無爭議
- 《生萬物》慶功宴:楊冪不是C位,倪大紅缺席,遲蓬林永健往邊站
- 突然 加國女子被劫車綁架家遭洗劫
- 一號高速發生嚴重車禍 一老人重傷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身價140億中國網紅夫婦挪威撿垃圾 歎好東西太多
-
- 尹大衛:加國必須取消臨時外勞計劃
- 男子當孩子面遭槍殺 加國省長憤怒
- 關稅重創經濟 加央行可能再次降息
- 從中國閱兵,看解放軍高層的大洗牌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中國轉向澳洲? 加拿大總理急尋解決方案
-
- 九三大閱兵,其實是"反美大聯盟"?
- 微笑、牽手、親密交談:中印俄領導人展示團結
- 俄軍節節敗退 烏軍反攻收復多地
- 金正恩攜女抵達北京 蔡奇王毅等官員在北京站迎接
- 美國想擊敗中國 得先發"征人啟事"
- 德國總理:普京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嚴重的戰犯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