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騰訊全球總部看到最震撼的一幕
便宜沒好貨已過時,一分錢三分貨正到來
由此不妨換個角度來看,過去一段時間西方世界不斷用“產能過剩”來批評中國產品出口,其實是以“中國威脅論”做為借口,實際要捍衛的對象則是在新自由主義資本運作結構中的極少數既得利益群體。以汽車大國德國為例,比亞迪銷售量今年已第3度超越特斯拉,說明了一般消費者不是用政治意識形態在買車,人民在做選擇時絕不是笨蛋。
而西方世界另外一個攻擊中國的“政府補貼”說詞,事實上也站不住腳,補貼政策在全球各國並不罕見。如此“偽命題”想要掩蓋的“真問題”是,利潤高卻被資本家賺走,利潤低但科技紅利可以分享給大眾,哪一個才是合理的分配模式?換言之,中國大陸做到科技產品“白菜價”,對世界發展趨勢並不是壞事,而是正在改造與重塑原來由少數人把持的畸形金字塔結構,進而改寫西方主導的經濟學理論,重新定義原有對於“利潤”的認識。總部同樣位於深圳的大疆(DJI),能夠在全球無人機市場占到7成之多,體現的不是人為建構出來的中國“狼性”,反而是接近於騰訊“科技向善”的精神理念。
由此便能解釋為何騰訊在十大科技企業只排名第6的原因,因為“一分錢一分貨”的時代即將翻頁,“一分錢兩分貨”乃至“一分錢三分貨”的時代已經到來,“便宜沒好貨”的觀念也將要被時代淘汰。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北京官方論述太過一板一眼,只要看看騰訊等中國大陸科技領頭企業正在帶來的微妙變化,便能感受到其與“西方式現代化”邏輯的迥異之處。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