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8 | 来源: 看理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人生切割术》第二季
打工人的时间从来不属于自己,哪怕拿到的工资再高,也是工作的奴隶、资本的工具。也许喝着不同价位的咖啡,本质上都是牛马的自助饲料罢了。
今年“两会”期间,曾有人大代表提议用“888”工作制取代“996”工作制,即“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个人时间”。
所谓的个人时间,就是打工人的自由时间,它不应当为“更好地工作”服务,而是让打工人从事真正自由自主的活动。实际上,自由时间的争取和落实困难重重。
今天的文章将讨论自由时间如何被工作全方位殖民,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使用自由时间。
讲述|王行坤
来源|看理想音频节目《反思现代工作》
01.
自由时间的消费化
波兰裔英国社会学家鲍曼认为,西方从近代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进入了工作社会,因为人们的社会身份或者主体性主要是由工作塑造的。而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消费社会。
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传统的工厂工作和稳定的工作大幅减少,所以大部分人没有办法通过工作来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这个时候,消费就变得非常重要,通过消费人们可以自由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通过购买的商品以及追捧的偶像,来彰显自己的品味、身份和个性。在消费领域,只要不差钱,我们就是绝对自由的,能够把自己打造成任何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这样被打造出来的自我为“消费自我”。
然而,我们不能被表象蒙蔽。虽然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工厂工作和稳定的工作都在减少,但是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哪怕从事的是不稳定工作,绝大多数人还是通过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们依然是打工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被雇佣关系所塑造。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消费由生产决定,大规模的消费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在近代工业革命初期,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长达14乃至16个小时。后来因为工人运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人的工作时间逐渐减少。
资本家认识到,如果工作时间过长,工资太少,工人辛辛苦苦生产出的东西没有人来买,那经济肯定是玩不转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牵制中国 两国百年世仇竟殊途同归
- 殊途同归最后我们都考公务员上岸
- 中美殊途同归?当大规模监控成为常态(图)
- 警告:大温附近美洲狮袭击骑车男子
- BC熊从狗门闯民宅 吃嗨留一屋狼藉
- 郭德纲也没想到,自己辛苦培养的岳云鹏,竟给曹云金做了"嫁衣"
-
- 温哥华地产经纪 经验丰富诚信可靠
- 姜文31岁女儿结婚,曝外国女婿身份 ...
- 贷款6倍年薪买房?资深按揭经纪警告
- 列治文非常值得一试的新餐厅汇总
- 加女网售遇骗局 点转账链接损失大
- 最新全球富人迁移 加拿大成热门地
-
- 逼宫石破!自民党"提前选总裁"启动
- 美国6月对中国贸易逆差缩减至21年来最低
- 大温一号高速多车相撞 现场很惨烈
- 开心果在加国引发疫情 已52人患病
- 福耀科技大学首届:收费低,50个学生有300多名老
- 北美短剧:假新闻、热钱和一比一复刻|短剧新大陆②
-
- 来上海看VR大电影,沉浸式体验《封神前传》
- 《人民的名义》被李达康整得那么惨,为什么孙连城不玩同归于尽?
- 加国移民申请处理超慢 都卡在此事
- NASA公布照片 最大星座暗藏惊喜
- 兰里地产专家 多年兰里地产经验
- 明明同一人,演完《宝莲灯》演《凡人修仙传》,童年女神没认出来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