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重建問題,是怎麼從歐美會議桌上消失的?
7月份,烏克蘭經濟和社會領域值得關注的動態是:羅馬重建會議無實質成果,西方陣營分裂,貝萊德退出烏克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放5000萬美元貸款但再次附加霸王條款。
社會方面,在校學生數降至30年最低,高年級女生占比極高,貧困率飆升,食品價格暴漲,“一日式”商店激增等等。
整體來看,烏克蘭無論是戰場還是重建都前景黯淡,社會問題還在持續惡化。
重建會議“連續劇”
本月,一場聚焦烏克蘭重建的會議在羅馬舉行。遺憾的是,會議並未產生任何實質性成果。但回顧這個會議的歷史就會發現,這次的“毫無進展”本身就是一條值得關注的新聞。
事實上,羅馬會議既不是探討烏克蘭重建的首次國際會議,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這類年度會議早在2017年就已開始。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之前,會議主要討論的是烏克蘭國內的改革問題,而在那之後,重心才徹底轉向戰後重建。
時間回到2022年夏天,當時瑞士盧加諾舉辦了一場類似的會議。會上,西方提出一份被稱為烏克蘭版“馬歇爾計劃”的戰後重建藍圖。烏克蘭時任總理什梅加爾估算軍事沖突造成的直接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而如果算上經濟現代化以及為未來加入歐盟所需要的“綠色轉型”,整體重建成本預計將達到7500億美元。在那時,西方國家已明確表示不會承擔重建費用,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直堅持這個立場。

2022年,澤連斯基在瑞士盧加諾烏克蘭重建會議上發表視頻講話
於是,重建資金的來源一度被寄希望於從俄羅斯獲取。當時很多人認為俄羅斯已經是一個“泥足巨人”,即將崩潰。但盧加諾會議最終只形成一份宣言性文件,並沒有得到落實。因為2022年戰爭還在繼續,俄羅斯既沒有投降的意思,更不可能進行賠償。不過,當時大家對2023年烏軍的大規模反攻還抱有信心,所以盧加諾會議的設想就被順延到下一次會議。
然而2023年6月中旬,在倫敦舉行的後續會議比瑞士的首次會議更加沒有存在感。會上又是一番宏大的言辭,烏方公布的損失數字在一年裡從1000億美元飆升到4000億美元——這顯然和電力設施遭到襲擊以及收復了部分失地有關,但基輔當局仍然堅持7500億美元的重建資金訴求。
由於俄羅斯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遭遇失敗,什梅加爾宣布將制定一個“公正機制”,目標就是被凍結的50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然而,一個月後,扎波羅熱方向反攻的失利跡象開始顯現,與會各方的樂觀情緒也明顯降溫。到了2023年8月,歐盟對烏克蘭的月度財政援助額度也從15億歐元減少到10億歐元。
從2023年秋天開始,美國兩黨陷入僵局,導致對烏克蘭的援助凍結將近九個月。最終確定的方案是效仿歐盟,向基輔每月提供10億美元援助直到2024年底。為籌集更多資金,澤連斯基會見包括貝萊德董事長拉裡·芬克在內的美國商界領袖。芬克承諾會協調有意投資烏克蘭重建的資本行動,並且幫助烏克蘭政府制定投資戰略。
2024年夏天,歐洲國家想出一種新辦法,打算通過對凍結俄羅斯資產產生的利息和票息進行再投資,來實現烏克蘭戰事的“自我維持”。同年,烏克蘭重建會議在柏林再度召開。
有意思的是,重建議題甚至都沒有被深入討論。東道主、時任德國總理朔爾茨一開場就說,在戰事結束之前談論重建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柏林會議的焦點轉為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彈藥等緊迫問題。這時候,烏方公布的損失總額已經攀升到5000億美元。烏克蘭大部分火力發電能力喪失,部分水電站因為關鍵機房結構沒有嵌入壩體無法運轉。
2024年8月,烏軍試圖出兵庫爾斯克地區來扭轉戰場局勢。他們希望通過攻入俄羅斯本土作為籌碼,換取俄羅斯撤出已經吞並的烏克蘭領土。盡管如此,出於政治考慮,基輔當局和它的西方盟友都不願意放棄“新馬歇爾計劃”的願景。但是,重建工作始終沒有啟動。再加上特朗普(专题)當選美國總統、烏軍被徹底趕出庫爾斯克、俄軍在前線加強攻勢,貝萊德的投資計劃也失去了實施的基礎。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微信公眾平台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