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1 | 来源: 看中国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些重大问题,需要两人都同意才行得通。所以,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力量呈双峰状态。由于邓小平是实际上的一把手,这个山峰稍高一些。邓小平的队伍中有胡耀邦、赵紫阳、万里、胡启立、习仲勋、李昌、周扬、乔石、项南、任仲夷、田纪云以及一大批支持改革的干部。陈云的队伍中有李先念、宋任穷、姚依林、宋平、王震、余秋里、胡乔木、邓力群等左派以及党国元老中若干人士。
邓小平与陈云
世界注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上世纪70年代末发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滚滚的政治风雷。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波澜起伏,左冲右突,扑朔迷离,局外人难以探寻其究竟。其实,只要抓住一条总的线索,就能把握其要领。
毛泽东逝世后,中国有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经济上贫困,政治上专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毛泽东逝世后,有四股政治力量企图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中国未来的道路。
第一种选择是,政治和经济都维持毛泽东晚年的路线,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逝世之前,江青等人以毛泽东的衣钵继承者自居。他们是“文化大革命”的积极支持者,也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的积极支持者。
粉碎“四人帮”,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政治力量大为削弱。我们要肯定粉碎“四人帮”给中国历史带来突破性的重大影响,但是,粉碎“四人帮”的人,并不一定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更不一定都反对计划经济体制。1977年2月,华国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度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5月,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学习第五卷》(1977年5月1日《人民日报》)。这表明,华国锋坚持第一种选择。
显然,这种选择不能解决中国当时急待解决的贫困和专制的问题,因而违背了时代的需要。经过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力量的不懈斗争,“两个凡是”受到批判,华国锋被迫下台。汪东兴、吴德、纪登奎、陈锡联、李鑫、郭玉峰等“凡是派”也作鸟兽散。坚持第一种选择的政治力量已经失败。但是,他们还有一些支持者,他们的思想影响还存在,他们的影响附着在第二种选择之中,有时成为第二种选择的同盟军。
第二种选择是,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原来的意识形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走50年代的路。持这种态度的人们的主张是:放弃毛泽东晚年的路线,回到50年代。他们认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成功的,只是“大跃进”搞坏了,以后又接着“四清”、“文革”,使得计划经济没有搞好的机会。计划经济没有错,只是执行中没有搞好。当然,50年代国有经济集中得太多,统得太死,没有划出一定的地盘让多种经营和小生产发展。所以,他们主张,在计划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允许搞一点市场调节,这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陈云是这一主张的代表。改革初期出版的《陈云文选》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三种选择是,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原来的意识形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走市场取向的改革。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回到50年代是不行的。他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有较深刻的认识。但在改革之初,还没有人敢提出放弃计划经济体制,也没有明确提出搞市场经济。只是强调发展商品经济,建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到80年代中期以后,才明确提出改革要以“市场取向”,到90年代初期才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叶剑英:整肃四人帮 我和邓小平都做不来
- 一本书让邓小平震怒 他斗胆触碰中共死线
- 温哥华会计事务所 收费低 服务好
- 跌倒风险 加国召回这些电动自行车
- 突发!海岸8.7级强震BC发海啸预警
-
- 温村海景遗产屋 降价近百万终成交
- 大温周末活动 烟花+泼水节+泰国节
- 逃避驱逐 加国600名外籍罪犯"失踪"
- 预测央行将再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 惨:华人房子被租客烧没了 还要自掏$160万罚款
- 川普变卦 要求普京"10至12 天"结束战争
-
- "须承担后果" 美财长警告何立峰
- 突发!加国放弃继续推全民药物保险
- 柬埔寨少将遭炮弹击中阵亡 首名高级军官丧命
- 台湾人,你不能只在获胜时才爱你的国家
- 209人参加补选加国突然改选票方式
-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
- 兰里地产专家 多年兰里地产经验
- 新设计太好认 iPhone17Pro野外首度现踪
- 男子自建"山寨大使馆" 开了近8年
- 释永信和他的江湖:绝对权威的当家
- 只看菜单 老蒋与老毛的差别就不是一点点
- 加国人心碎 父母祖父母团聚太难了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