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來源: 生物谷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別說長文,可能連5分鍾的視頻都覺得“太長”,直接拉到最後看結局。刷短視頻這件事,已經從打發時間,變成吞噬時間的黑洞。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截至2024年底,全國短視頻用戶已突破10.4億,人均每天刷2.6小時——也就是說,每天醒著的時間中,有超過1/10交給了算法推送的“上下滑”。
更扎心的是:我們並不是在主動“刷短視頻”,而是被短視頻刷了大腦。
2024年,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給出了一個刺耳卻精准的年度詞匯:Brain rot(腦腐)。它不是某種疾病,而是一種全民級別的“精神亞健康”狀態——記憶力像金魚,思維像馬賽克,腦子一上網就變“漿糊”。不僅如此,長期刷短視頻還和久坐、缺乏鍛煉、情緒低落、失眠、社交退化有關。
這不是危言聳聽。一項發表於NeuroImage的研究[2]首次揭示:短視頻成癮不僅會改變人類大腦結構,還牽動小腦區域多達521個基因異常表達!可以說,在成癮者的大腦裡,已經上演了一場“分子級別的暴風驟雨”。
而且,那些更容易嫉妒、愛比較的人,更容易在社交平台的對比中受挫,進而沉迷刷視頻逃避現實,於是一邊上癮,一邊更空虛,最後陷入“刷得越多,越想逃”的怪圈。
短視頻,正在“雕刻”我們的腦子
考慮到這些區域分別與獎賞處理、習慣形成和注意力調控密切相關,研究者推測,大腦或許正在主動“重塑”結構,以更好地適應不斷刷短視頻所帶來的強烈感官刺激與即時反饋。
然而,大腦結構的變化並非無源之水。那麼,究竟是什麼心理因素在“推著”這些腦區發生改變?研究者特別關注了一個關鍵性格特質——嫉妒。
他們進一步將“易妒傾向”納入中介模型分析,結果發現,左側小腦的GMV在“嫉妒傾向”與“短視頻成癮”之間起到了顯著的中介作用。
為什麼一刷短視頻就容易心生嫉妒?答案並不復雜:當屏幕另一頭的世界充滿旅行、美食、健身成果時,我們難免對照自身,情緒隨之被輕易點燃。正是這股嫉妒之火,引爆了左小腦這台“刷屏引擎”,讓人更難停下滑動的手指。
與此同時,右OFC和右小腦也沒有“袖手旁觀”。前者負責獎賞反饋,後者擅長習慣強化,它們共同在深層神經網絡裡推波助瀾,把原本偶爾的娛樂遞進成難以擺脫的沉迷。換言之,一點嫉妒情緒就能牽動多條腦回路,讓短視頻從“隨手刷刷”演變為“欲罷不能”。-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銀行高管實名舉報經理妻子出軌教練 視頻瘋傳
- 普京:俄羅斯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正在逐步恢復
- 《怪奇物語》第五季首曝海報 新預告明天發布
- 酷熱來襲 今天大溫迎來本周最熱日
- 宗慶後後宅風波不斷:三房管家拿錢走人,生下兒子竟由二房撫養?
-
- 驚悚片中出現的西溫豪宅降價出售
- 大溫觀看煙花匯演的8個最佳地點
- 嫡長女宗馥莉地位不保?私生子公開叫板,宗老生前早留有後手
- 宗慶後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動又熱情 看對方眼神…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研究:每周吃兩雞蛋癡呆症風險大降
-
- 絕非偶發!日本7-11發文使用"中國台灣"
- 被醫生建議"死去"的患者:不給治療、不讓轉院...
- 在家辦公已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
- 眾怒!湖南村民騎車沒戴頭盔 被交警追到家打死
- 短視頻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改變大腦功能
- 他從億萬富翁變身為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
- 李斌是下一個賈躍亭?蔚來爆虧1300億,負債率達93%
- 美國放寬管制:輝達H20芯片獲准銷向中國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澤連斯基稱俄使用近600架無人機襲擊烏克蘭
- 1/3加國人有這問題 疫情使其加劇
- 少年沙灘挖隧道 沙子塌了他沒出來…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